本週播出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三月中,花東縱谷的馬太鞍部落,放眼望去是一片綠油油的稻秧,但這些常見的栽培稻種,並不是老人家心中最好吃的米飯。老人家心目中最好吃、釀酒最香甜的米,是一種早已沒人種植的糯米。

Cilipeday阿美族語意思是有毛的糯米,馬太鞍部落的米將阿媽回想起小時候,這種稻米都種在山坡上,產量少,非常珍貴,只有在特殊的日子才吃得到。

近半世紀以來,產量大、適合機械化耕種的水稻,取代了傳統陸稻,部落年輕一輩早已不識古稻的滋味。但老人家總會在住家旁邊小小的菜園裡,闢一小片保種區,每家品系都不相同,也因此保有著多樣性。隨著部落耆老凋零,許多種子也跟著失傳。花蓮區農業改良場二十多年前開始意識到,種原消失的危機,到原鄉蒐集各種陸稻,目前為止保存約兩百種陸稻種子,都存放在冷凍庫裡。

稻榖放在冷凍庫太久發芽率會降低,研究人員將這些稻榖從冰箱拿出,經過溫湯、育苗等程序重新種植,讓種子能適時更新,保有活力。這兩百種陸稻大概每五到六年,才能輪到一次落土萌芽的機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秘書宣大平指出,台灣現在常見的水稻,是日本型的梗稻或印度型秈稻,但南島民族傳統所種植的卻是爪哇稻,不論是株高、穀粒的形狀、葉片的顏色,生長特性和一般水稻都不相同。

因應氣候變遷,高溫、乾旱、病蟲害越來越頻繁,陸稻品系中保有許多適應逆境的基因可以被利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曾經分析這些陸稻的營養成分,發現有些花青素較高,抗氧化能力強,有些根部甚至有抗雜草的效果。宣大平指出,花蓮農改場之所以保存這些陸稻,一方面是為了保有其中抗逆境的基因、維持生物多樣性,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這些陸稻,和原住民傳統文化息息相關,未來部落想要藉由古稻種植傳承文化,農改場就可以提供種原。

2018年在文化工作者黃啟瑞的穿針引線下,花蓮農改場的十種陸稻,重新回到馬太鞍部落,交給返鄉務農的黃俊龍試種。米將阿媽看到部落竟然有人開始種古稻,立刻從冰箱拿出一包珍藏三年的cilipeday稻榖,希望有人能幫忙種植。

黃俊龍用水田方式耕作陸稻,發現生命力比水稻更旺盛。cilipeday因為有芒,機器沒辦法採收,所以收割、碾米全都必須靠自己。

辛辛苦苦碾出的古稻米,究竟是什麼滋味?2019年10月,花蓮農改場舉辦米食品嘗會,部落媽媽搬來蒸斗蒸煮古稻,讓現場中飄散著古稻香氣,除了傳統的hakhak,花蓮美食界的各路好漢也出動,用古稻米磨成的米粉,變化出各式各樣的點心。米將阿媽也來到現場,她沒有想到自己最懷念的味道,有一天能和年輕一輩,甚至平地人一起分享。

2020年春天,黃俊龍在馬太鞍傳統家屋前,復育出cilipeday的秧苗,國小老師帶著五六年級孩童,一起來幫忙插秧。黃俊龍的爸爸親自示範以前老人家剷秧苗的方式。藉著孩童的手,cilipeday再度回到部落的土地,大部分學童都是第一次插秧,也第一次認識這種古稻。

當產量高、機械化耕作的稻米取代了原有的古稻,許多滋味在現代化的過程中消失。當古稻米回到土地,部落的歷史、珍貴的記憶,就在陣陣米香中,重新被喚起。

學科
植物, 農業
縣市
  • 花蓮縣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撰稿 張岱屏
攝影/剪輯 陳添寶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在大樹下上課

每個星期二早上九點,是高雄市旗美社區大學的「農機維修班」時間。當地老字號曾氏碾米廠大門前,一棵大葉欖仁樹下,聚集著一群一群農民,他們放下鋤頭、或坐或蹲,專心修農機。其中一位滿頭白髮、年近八十的老人家,容光煥發、精神抖擻,穿著一身專業的橘色工人裝,他就是這門課的老師陳光輝。

原本在屏東科技大學生物機電系任教,退休後的陳光輝反而更忙,現在已經是南部各社大爭相競邀的熱門講師。旗美社區大學校長張正揚表示,陳老師是很特別的人,退休之後主動到農村社區指導農機修理。

從2013年春季班開始,旗美社區大學首度舉辦小型農業機械保養與改良課程,簡稱農機維修班,今年邁入第八年。而在農村上課,教室不一定是室內,尤其是農機維修班,常常需要發動引擎測試,聲音大、空氣差,戶外是最好的選擇。

修農機提升務農性

農機是農民的生財工具,從種植、施肥、灑藥到採收,樣樣都少不了它,不過機械的保養維修,農民過去只能仰賴農機行。不只耗費時間和金錢,田間工作的進度,也會因為農機故障而被迫中斷,所以對農民來說,如果能學習基本技術,才可以擁有務農的自主性。

龔映秋在屏東里港種文心蘭,是目前農機維修班最資深的學生。她說,因為農機、噴霧機一遇到故障,只能送去農機行修理,每次一放就是好幾天,花了錢拿回家後,又不見得能正常使用,對工作造成非常大的困擾,所以,「我有次在早餐店看到傳單說,在開這個農機課,我就第一個報名。」

一開始,親戚鄰居都覺得龔映秋不可能學會,但是現在人人都對她刮目相看。「前一陣子我才組裝一台噴霧機給我姊夫用,他現在不可能笑我了啦!甚至還叫我去開農機行。」

維修班班代是三十出頭的林孟姿,她種的是有機紅龍果。4月21日這天,她帶割草機來上課。因為她在田裡割草時,突然發出怪聲,然後就不能使用了。「我今天要來把它拆解開來,看看到底發生什麼問題,剛剛老師有說,或許是引擎那邊有積碳,機油被燒掉之後卡黏住活塞,機器就沒辦法動。」

像林孟姿、龔映秋這樣的班員,在農機維修班共有15人,個個是農民,上課的教具,每台都是農民自家農機。同學之間一邊修、一邊交換意見,有時候也會閒話家常,分享田裡工作,連村莊鄰里的大小事,也不會錯過。

農村社大亦師亦生共學習

在農機維修班是學生,但到了「友善農耕心境界」這堂課,林孟姿搖身一變成為講師,課程為「友善農耕課」,自2015年開課,今年課程鎖定在台灣的新興熱帶作物。

一片位於高雄杉林的三甲果園,正值採收期,一顆顆有如大燈籠的波蘿蜜,是四月課程的重頭戲,也是學生陳柏翰的自家果園。為了讓更多人了解波蘿蜜,柏翰特別配合老師開放果園給同學參觀。

有台灣大學園藝所博士的高學歷,並沒有讓林孟姿與農民之間產生隔閡。她上起課來,內容豐富,過程也趣味生動。尤其是波羅蜜的英文名稱是jack fruit,林孟姿便解釋說:「因為果實太大,真是太神奇了!所以英文名字叫做傑克!以上我自己亂掰的,但很好記喔!」

不只波蘿蜜的英文名稱很神奇,林孟姿還發現,像旗美社區大學這樣的農村型學習場域,也充滿驚喜和挑戰。在不同課堂裡,她穿梭在學生和老師的角色間,在自己開設的課程中,她必須比學生學得更快、更多,才有機會成為好老師。她說:「社區大學跟學校不一樣,學校是老師教課,每個年度都會換新學生,教材是可以重複的。可是社區大學不一樣,進來的學生可以是長期的學習,很多學員是從第一學期到現在,那你就不能教一樣的東西,要積極補充知識才能繼續擔任老師,不然很快就會被考倒了!」

向農村學習 在農村學習

檢查鵝蛋、餵食雞隻,順便採收當日成熟的蔬菜,是陳光輝每天下午的例行工作。

在這座雜草叢生的農場中,陳光輝放下老師身分,是自給自足的快樂農夫。上完農機維修課,林孟姿隔天馬上拿出修好的割草機、穿上厚圍裙,在這春夏交接、雜草萌發的季節,她準備要大顯身手。

旗美社大是台灣農村型社大的代表,設立精神是「向農村學習、在農村學習」。其中,「農」是發展核心、「村」標示著地理位置和農村住民的自我認同。在農村的社區大學裡,人們不只可以學舞蹈、練書法,更有機會成為黑手、擔任老師,農民與農民之間,創造人與人的連結、知識的更新,還有生活的交流與陪伴。

學科
農業
縣市
  • 高雄市
  • 屏東縣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撰稿 李慧宜
攝影/剪輯 葉鎮中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鷸、鴴科鳥類,在英文中稱為shore bird,是一種在水岸邊活動的水鳥,說是水鳥,但牠們卻不會游泳,而且只吃肉,不吃素,又不像老鷹會打獵,除了昆蟲外,主要以泥灘地中的小型螺貝類、軟體動物、螃蟹等生物為食。然而東亞澳遷徙線上的泥灘地,從韓國、中國一路到台灣,都面臨嚴峻的開發壓力,使得高度仰賴泥灘地的候鳥族群,數量不斷下降。


大濱鷸與紅腹濱鷸。照片提供 新南田董米


小辮鴴。照片提供 新南田董米

幸好在宜蘭,有一群人正在為牠們的生存而努力。今年29歲的資深鳥迷林哲安,很早就注意到廣大的水田,有著豐富的鳥類多樣性,在宜蘭農地因為種種因素不斷流失的情況下,他在2014年與一群農民創立「新南田董米」品牌,透過拓寬田埂、增加田邊植被供鳥類躲藏、收割後留下部分再生稻供鳥類取食、在冬季休耕期維持水田水位等棲地營造作為,讓水田成為冬候鳥的高品質棲地。

新南田董米成立六年來,漸漸站穩腳步,生產面積從最初的2.3甲增加到8甲,但是林哲安發現,水田雖然很類似天然泥灘地,卻無法守護到春天過境的鷸、鴴科候鳥,因為四、五月時,宜蘭水田的秧苗已經長高,在牠們眼中是一片綠油油,不是可以利用的泥灘地。

後來林哲安發現,蘭陽溪口南岸,季新、錦眾社區的魚塭,有部分白蝦養殖戶,會在四、五月左右把水放乾進行曬池,恰好會讓魚塭成為類似泥灘地的環境,於是他與夥伴陳玟旭、洪啟哲等人,在林務局羅東林管處的支持下,與養殖戶洽談,在整整一個月的時間中,以類似維持水田水位的做法,將魚塭營造成泥灘地,果然成功吸引到瀕危候鳥大濱鷸、紅腰杓鷸等鳥類,來到魚塭棲息、覓食。


照片提供 新南田董米

季新社區的魚塭與新南社區的水田,並不是各自獨立的保育行動,而是有著「生態系縫補」的重要意義,這兩個社區一南一北,與中間的蘭陽溪,共同構成鳥類的棲息地。同時兩個社區也在2020年,被整合進東北區國土生態綠網計畫中。

與以往大多是由上到下的保育模式不同,國土生態綠網的操作方式,是希望藉由溝通討論,找出民眾能接受的保育方法。另一方面,雖然台灣陸域國土目前已有約五分之一的面積被劃為各類保護區,但在地狹人稠的情況下,仍有許多野生動物棲息地與人類活動範圍重疊。羅東林管處育樂課技正翁億齡表示,希望透過溝通過程,讓在地居民理解友善農業、友善生產,跟保育是不相衝突的。

新南社區與季新社區等地的努力,讓我們看到這樣的可能。五月中旬,鷸、鴴科候鳥陸陸續續返回北方的家園,期待牠們再度來到台灣時,這片餐廳仍為牠們持續開放。

學科
動物
縣市
  • 宜蘭縣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撰稿 林書帆
攝影/剪輯 陳添寶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大肚山的紅土農地上,吳金樹結合一群朋友,推動友善耕作計畫,以一人認養一列田區的方式,照顧作物。十多年來,他在台中文山社區大學,開設植物課程,並且對大肚山在地植物,進行長期調查與復育,發現外界對台灣百合,一直有著錯誤的認知。

透過紅土農場的設立,作為復育基地,陸續將一些大肚山的瀕危消失植物,種植培育,進行種原保護。吳金樹召集學員,將紅土農場復育種植的一批百合,再種回它的原始棲地。

這片坡地曾是大肚山台灣百合的原始棲地,因為受到人為破壞,逐漸消失。他們原地採種,經過培育成小苗,再種回原生地,而不是隨意到他處採種,引入不同地區的植物,造成混淆或誤種。種下的百合,其實都有適應地區的特性,只要排除開發,噴除草劑等人為干擾,大都能在環境中生存。

百合之外,薔薇也是他們關心的物種,吳金樹透過溝通,在台中都會公園大門外,種下代表大肚山的三種薔薇,作為展示與教育。

進入大肚山的小月谷,一探小果薔薇的原生地,吳金樹多年前發現它,繁密的開在谷地中。但是山谷一度因為工業區開發,將要遭到破壞,於是他們發起搶救行動,挽救小果薔薇的原生地。其實這個谷地中,不只有小果薔薇,還有極度瀕危的狗花椒和其他植物,成為珍貴的植物保育地,最後成功擋下開發。

東海國小是一所新設立的小學,學校在小丘上,依照地形興建校舍。校長林佳灵熱愛自然生態,曾經到社大上課,認識大肚山的生態環境。在多年復育之後,吳金樹帶著幾盆小果薔薇,計畫種到校園內,讓學生認識自己故鄉的植物。

吳金樹和一群學員夥伴,長期以來進行植物的搶救與復育,他一直希望能買下大肚山土地,保護棲地,幫助更多物種。但是台中土地昂貴,於是他開始思考,購買鄰近苗栗縣的山坡土地。

十多年前,吳金樹買下第一塊地,後來邀請許多好友、夥伴,加入購地計畫。他們專門挑選山丘中,生態價值高,位於可能開發的特定地點,買下土地,讓它自然野化,並且擋下周邊開發的可能性。

最近在苗栗公館山丘,新購買的北河園區土地,從過去邀請好友參與,到現在透過網路擴大認購,以環境信託的理念,讓更多人加入保護土地的行列。在認購土地之後,舉辦見面會,分發土地權狀。並帶著大家上山,看見土地的自然美麗,同時吸引更多人,買下更大面積。

過去買下的土地,生態相當豐富,曾經紀錄到石虎等許多生物。但是完全放任自然野化的山林,卻有獵人穿梭,破壞生態。於是購買北河園區後,吳金樹有了不同的思考,希望運用少量區域,推廣環境教育。同時透過適度的人員引入,一起守護山林,走向人山共存的里山模式。

山貓森林的夥伴,一路慢慢走來,攜手創造保護自然棲地的里山夢。吳金樹原本從事土地仲介買賣的工作,卻因為一個意外的相遇,從看花、賞螢、授課、抗爭,到買下山林守護生物,踏上不悔的生態路。

日本有龍貓森林,成為環境信託的榜樣,吳金樹推動山貓森林,成為台灣推動環境信託的一股力量,曾有環保組織邀請吳金樹出席,進行台日對話,但是他婉拒,因為他覺得做的還不夠多。

環境不斷遭到開發破壞,一群人從賞花自娛,到買山保育,一步步展開建造生物方舟的計畫。他們希望種下的植物,買下的土地,都能為明日的世界,帶來更多的美好環境。

學科
山林, 開發
縣市
  • 台中市
  • 苗栗縣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撰稿 郭志榮
攝影/剪輯 賴冠丞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東尼一邊開著車,一邊回憶著2013年,發生在藍山地區的一場大火。他居住的溫馬利小鎮,是當年受災最慘重的區域。火伴隨著強風,來的又急又快,敘述起當天鎮上大批居民,擠在球場中,等待求援的無助情況,東尼的聲音有些顫抖。不幸的是,他自己的家,也在這場火中付之一炬。

對藍山地區的居民來說,2013年的火災,是罕見的災難,當年總計有兩百多棟房屋遭到燒毀。誰也沒想到,事隔七年,規模更大的野火,再度撲向藍山。失去房子和所有家當,帶來的沉重財務壓力,加上目睹家園燒毀的心理創傷,許多像東尼這樣的受災戶,至今仍走不出陰影。

遺忘痛苦的災難記憶,想辦法讓生活重新上軌道,似乎是人的求生本能。但是,自然災害隨時可能再度來襲,而且規模一次比一次更劇烈,人該怎麼做好準備?

莉絲.芭絲蒂安是位活躍的社造工作者,她在藍山地區的布萊克西斯鎮,成立了一座生態農場,同時也創辦社會企業,帶著鎮上年輕人一起推動社區工作。每個禮拜天上午,是鎮上居民固定來社區農場參與農事的日子。透過舉辦各式各樣的社區活動,帶著人們享受自然。莉絲讓生態和永續的觀念,潛移默化在無形之中,進到人們的生活。她認為,把水盡可能的留在土壤中,是為環境降溫的關鍵。

澳洲的夏季炎熱又乾燥,經常得實施嚴格的限水政策,這樣的氣候條件,孕育出知名的樸門農法,如今已經從澳洲推廣到全世界。莉絲運用這個概念,以碎木片來為農作物保水。

野火季過後,緊接著又有暴雨來襲,這時候,這層厚厚的木片,又發揮了不同的功能。保護表土,不要被大雨沖刷而流失。莉絲認為,人的社會就像生態系一樣,多樣性越高,就能發揮更豐富的創意,集思廣益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雪梨市區西南方,也有一座植物的諾亞方舟,科學家們深入澳洲各地收集瀕危植物,希望盡可能維持生物多樣性。

為了有效並正確地採集到目標物種,研究人員出發前,必須先進行周全的計畫。採集回來的種子,先清除雜質、乾燥,接著放進冷凍庫,它們的生命就能再繼續延續數百年。冷凍保存的方法,並不適用於所有植物,這時候研究人員會採用組織栽培的方式,來維持植物的族群。

種子銀行所保存的植物中,最知名的就是比恐龍還古老,已經在地球上存活超過一億年的植物,瓦勒邁杉。2004年,學者發現瓦勒邁杉的棲地,受到外來入侵的真菌感染,情況危急。沒想到,不到一百株的野生族群,今年竟然又差點受到野火波及。研究人員已經採集了每棵野生瓦勒邁杉的種子,進行繁殖,確保每棵樹都有後代。同時也計畫在野外找尋一個秘密地點,種下這些樹苗。

研究人員努力用最先進的科技,來保存植物的種原,對抗氣候變遷的侵襲。澳洲的原住民族,則嘗試找回傳承數千年的古老智慧,來和自然災害共生。

 

我們來到位於雪梨市區北方兩小時車程的獵人谷,去年12月,猛烈野火襲擊了這個區域。丹開著他的小貨車,載著我們經過一段極度顛簸的山路,穿越燒得焦黑的森林,菲爾叔叔的小屋,出現在我們眼前。

菲爾雖然沒有原住民血統,卻十分愛好原住民文化,他和幾位夥伴在獵人谷設立這處基地,舉辦文化營隊,讓來自海內外的人們,都能來這裡學習。地上焦黑的植物,還能看出野火肆虐的痕跡,這幾棟小屋,卻全都毫髮無傷。

菲爾所說的文化燃燒,指的是原住民族用火來保護森林萬物的傳統智慧。五年前,他開始邀請丹來到這片森林,實作文化燃燒。第一步,就是要先從森林中取材。澳洲原生刺葉樹,長長的花莖乾燥之後,就是鑽木取火的絕佳材料。


丹為我們示範鑽木取火

丹是委拉祖利族的原住民,十年前他前往昆士蘭州,參加原住民文化燃燒的研習活動。有趣的是,丹的正職其實是位受過專業訓練的消防員。這趟研習之旅,徹底改變了丹對火的認知,他因此創辦「克魯依點火棒」這個組織,傳承原住民使用火的智慧。澳洲原住民會在五、六月,環境潮濕的冬季,在森林中點火,預先燒掉森林中的易燃物,當乾燥的夏季來臨時,一旦發生森林火災,火勢就不會這麼劇烈。

點火的時機,必須透過仔細觀察當地動植物種類、微氣候等條件的變化,才能決定。嚴謹的規範如何用火,是為了確保火勢能緩慢擴散,維持在膝蓋的高度,森林中的小動物,才能有足夠的時間逃離。

澳洲的消防員,也會定期為森林進行減災燃燒,在非野火季時,大量燒掉森林裡的枯枝落葉,預防這些易燃物,助長野火威力。這樣的做法,或許能保護人的身家財產,卻可能傷害森林的生態,和文化燃燒的概念,有很大的差異。

過去兩百年來,原住民族的傳統智慧,隨著歐洲人的入侵與殖民,幾乎消失殆盡。許多原住民團體試圖復興文化燃燒的智慧,卻受到政府阻礙,即使用減災燃燒的名義申請,也不一定能得到許可。

2019年的這場火,是丹和菲爾開始實作文化燃燒後,遇到的第一場考驗,成功保護了森林,也保住了辛苦搭起的小屋,給了他們很大的信心。他們期望這場火災過後,能夠讓曾經失落的傳統文化,得到更多的社會認同,未來更多原住民能夠重拾傳統智慧,加入看守山林的行列。

野火有著吞噬一切的威力,也是促使著自然萬物更加強韌的推力。每一次的災害,都在提醒著人們,是時候該停下腳步,仔細傾聽來自大自然的訊息。

學科
山林, 災害, 文化

請輸入稿頭

國外
  • 大洋洲
  • 澳洲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撰稿 陳寧
攝影/剪輯 陳慶鍾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廢棄坑道中,蝙蝠排遺閃閃發亮。發現排遺,這趟尋找蝙蝠的踏查,應該不會撲空了。台北市蝙蝠保育學會與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長期合作,進行蝙蝠監測,研究員徐昭龍帶著簡便工具採樣。辛苦採到的樣本,立即送到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由專業獸醫師接手。這項監測計畫從2016年開始,目標是狂犬病的麗莎病毒和冠狀病毒。

為什麼生活在野外的蝙蝠,成了傳染疫病的高風險對象?防檢局副局長徐榮彬表示,因為開發,人類居住環境干擾到野生動物原來的棲息地,原來人類不會碰到的病毒,也可能從野生動物跨物種到人類。

當初懷疑蝙蝠攜帶狂犬病毒而開啟的監測,四年多來,結果如何?防檢局副局長徐榮彬說明,目前有520幾個案例,都沒有發現狂犬病的病毒,但是有監測到22個冠狀病毒,從基因分析,跟SARS、MERS和這次的新冠病毒,整個基因序列是不一樣的,雖然名稱一樣,同一個家族,但是不同的病毒,目前不會直接傳染給人類。

全台灣目前有37種蝙蝠,有些種類就住在都會邊緣。對任何生命來說,活著都是一項嚴峻的挑戰,蝙蝠也難免落難,受傷個體如果被民眾發現通報,台北市蝙蝠保育學會就會委請受過訓練的志工保母照顧。志工精心設計「單人套房」,避免雙手與蝙蝠直接接觸,也讓牠們住的舒服。等到蝙蝠康復,就帶回原本拾獲的地點野放。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全球進入警戒狀態,都會中有蝙蝠,民眾難免擔心。

台北市蝙蝠保育學會志工邱小文表示,當志工這麼久,從來沒有一隻蝙蝠會主動靠近,平常要接觸到都已經不是那麼容易,其實不用那麼擔心牠們在城市周遭,會傳染病毒給我們。

同樣不擔心的,還有位在花蓮縣光復鄉馬佛社區的西富國小師生們,三年前因為蝙蝠農藥中毒的意外,串起與蝙蝠的不解之緣。校園角落,高高掛著同學手作的蝙蝠屋,歡迎蝙蝠入住,除了觀察蝙蝠,還要收集副產物-蝠糞。檢驗發現,這裡的東亞家蝠吃了116種昆蟲,包括登革熱的病媒蚊-白線斑蚊。

另外,蝠糞也可以幫助蔬菜長大。依比例將蝠糞拌進壤土中,另外也設置兩個對照組,讓小朋友動手種菜,親自體驗蝠糞的功效。

為了還給蝙蝠一些生活空間,也讓牠們有機會發揮生態功能,馬佛社區在綠野香坡社區發展協會與林務局協助下,也在田邊的房子掛上了蝙蝠屋。蝙蝠是不是好鄰居,相處久了就會知道。當地居民溫玉妹說,牠把田裡的害蟲吃掉了,通常這個時候會有稻熱病,現在稻田都綠油油的,很漂亮、很健康,「我們都很感謝蝙蝠帶來了這麼好的福氣」。

學校因為蝙蝠農藥中毒而開啟的保育學程,目標之一是希望蝙蝠能遠離農藥危害,這個目標無形中也改變了家長,有位農民無償提供學校旁邊的水田,成為實踐無毒耕種的基地。

狂犬病、新冠肺炎等疫情,增添人們對蝙蝠的恐懼,能理解進而願意保育蝙蝠的人,其實是少數,在這個嚴峻的時刻,面對蝙蝠,需要正確知識,更要堅守原則。「不要干擾、不要去接觸、要保持距離!」防檢局副局長徐榮彬殷切提醒。台北市蝙蝠保育學會研究員徐昭龍表示,維護生物多樣性不只保護動物本身,把大自然留給大自然,未來人類面對氣候變遷和未來挑戰的時候,大自然的基因可能都是未來人類存活的關鍵密碼。

在人畜共通疾病的疑慮之外,如同蜜蜂、鳥類等生命,蝙蝠也是環境健康的指標之一,如果失去牠們,晚上開花的植物就無法授粉、昆蟲無法受到制衡,必須付出的代價將難以想像,那絕對不會是人們想要的未來。


畫面提供 西富國小

學科
動物
縣市
  • 台北市
  • 花蓮縣
  • 光復鄉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撰稿 陳佳利
攝影/剪輯 張光宗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宜蘭二結王公廟,在王公壽誕時間,舉辦一年一度的過火儀式。王公過火儀式,實際上包含著「抓乩童、跳過火」的先後程序。先由王公到村落中找尋神明指定的乩童,再做法保護過火隊伍的平安。2011年被宜蘭縣指定為重要無形文化資產,地方居民感到光榮。無形文化資產首重地方居民的參與,不僅建立地區認同感,更有文化傳承的意義。

阿里山鄒族達邦部落,舉行歷史悠久的戰祭Mayasvi(瑪雅斯比),過去不定時舉辦,現代大概在春季,由部落商議舉辦,從修整到祭典的整個戰祭過程,2014年被訂為國家級無形文化資產。

今年達邦部落為男子集會所庫巴(Kuba)更換屋頂,成為部落中的大事。庫巴是兩層樓的木構建築,是部落決定大事的地點,女子不能進入。厚實的屋頂,重達15噸,利用不同植物鋪設。但是環境變遷,現在茅草等一些材料,已經難已取得,形成一項危機。甚至為了是否以塑膠製茅草取代,在部落引起討論。

整修庫巴由各家族出動人力,年長族人帶領年輕族人,在高聳的屋頂上,完成屋頂更換工作,等待戰祭時刻來到。

2020年2月15日舉行戰祭,凌晨五點開始將整修屋頂前移下的蘭花,重新裝設到屋頂上。汪金財多次參加戰祭,今年由他督導儀式進行。祭典開始時,庫巴中的青年,前往各家族,宣告祭典開始,並且帶回祭品。接著砍掉榕樹枝葉,開啟天神從榕樹到人間的道路。迎接天神後,合唱古調祭曲,內容敘述各大家族的遷徙歷史,讓族人記得家族的根源。

古調祭曲,保留大量古代話語,年輕一輩聽不懂,成為文化傳承上的障礙。過去,部落祭典長期面臨年輕人離鄉,祭典時回鄉意願不高,或請假不易等問題,讓參與工作人數減少,不過隨著祭典受到重視,年輕人參與的意願提高,讓無形文化可以不斷被學習。

屏東縣萬巒鄉的萬金天主堂,建立於1861年,是台灣建築保存最古老的教堂,被指定為縣定古蹟。2012年縣政府將每年12月8日舉辦的聖母遊行,指定為縣定無形文化資產。每年12月24日,萬金天主堂舉辦的聖誕大遊行,更是吸引數萬民眾參與,12月成為萬金最熱鬧時刻。

遊行活動從教堂出發,一路穿梭村落,前往赤山村,迎回降世在馬槽中的聖嬰。萬金聖誕夜透過觀光宣傳,吸引許多遊客,有別以往的寧靜,讓教友思考如何回歸本質。

陳玉馨是萬金村居民,平時就會參與教堂的講經活動。她的老家信奉天主教,家中擺設祈禱的聖像。她將家中老屋改為背包客民宿,希望在熱門的聖誕季外,能夠吸引喜歡小村風味的遊客。

平日遊客不多,可以和乘涼的居民閒話家常,甚至唸一段台語版的聖母經。村中不只有聞名的大教堂,一些角落,都有居民展現宗教熱情的小建物。讓生活結合文化,成為無形文化資產的實踐之道。

無形文化資產的指定,提升地方光榮感,加深居民的參與,有助傳統儀式的保存。但是過度觀光化,卻讓無形文化受到干擾,甚至產生質變。因此在保存與推廣之間,更需尋找平衡之道。

學科
文化
縣市
  • 宜蘭縣
  • 嘉義縣
  • 阿里山鄉
  • 屏東縣
  • 萬巒鄉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撰稿 郭志榮
攝影/剪輯 賴冠丞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有的人來打球、有的人來散步,有的人喜歡坐在樹下乘涼,緊鄰著住家,走路就能到的金城公園,雖然面積只有0.7公頃,對附近居民來說,卻是很重要的公共空間。

角落拉上了巨大的白布條,在活化捷運站周邊土地的浪潮中,這座小小的鄰里公園,還能不能繼續陪伴民眾?2月21日,居民來到營建署前,抗議捷運萬大線土城站的用地案。

營建署都委會場內,舉行本案第四次專案小組會議,這是捷運萬大線LG11土城站的用地變更案,原本站體要設置在金城路上,捷運局希望改設到金城公園裡,使得原本一直線的路徑,變成要彎進公園。公園的另一端則是土城行政專區,也將使用金城公園的土地,扣掉兩案的使用範圍,金城公園只剩不到三分之一。

捷運萬大線是中運量路線,第一期正在興建中,預計2025年完工,第二期還在規劃階段。既有的板南線土城站,已經在金城公園設置了兩個出入口,萬大線的土城站為了方便民眾轉乘,場址也選中金城公園。場站突然要轉進公園,而且軌道轉彎的地方,就在民宅前方,讓居民難以接受。

居民黃志銘表示,軌道彎進來,包括小朋友的遊憩場、籃球場都將不見,樹木也會消失。負責設計的台北市捷運局副局長陳耀維回應,場站將改成單柱雙軌、用高架橋站的方式,車站下方還是可以給民眾當作公園。

場站另一側,興建軌道必須拆除土城國小的圍牆,居民擔憂,捷運每六分鐘就一班,可能對小朋友的身心造成影響。

陳耀維表示,噪音的部分,會採用類似環狀線的方式,設置雙弧形的隔音牆,另外會做浮動式道床,在車輛經過時,彈簧會讓震動比較小,減輕影響。

萬大線第二期總經費555.3億元,由中央負擔174.86億元、新北市負擔380.44億元。為了籌措經費,新北市府端出以大眾運輸發展為導向的都市發展策略,稱為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最高可以獲取50%的增額容積,第一階段規劃了21個場站,土城站就是其中之一。透過都市計畫的地目變更,整合土地開發,創造財源來挹注軌道建設。

計畫中,萬大線土城站周邊,將商業區規劃在已經綠樹成蔭的地方。樹黨主席潘翰疆說,台北市捷運局是捷運開到哪,樹就砍到哪,整個公園大約有100棵樹木,都要夷為平地。

另一端,新北市規劃將現有的土城行政機構,移進金城公園裡,原本的機關用地變更為住宅區,可興建兩棟34層樓、1棟12層樓的建築。居民魯先生質疑,這個TOD開發案有98%是公有地,原有的行政大樓拆光以後,要給建商蓋房子,然後行政機關通通擠到公園來,是不是明顯在圖利建商?最可惡的是拿公家的土地在炒作。

便捷的交通,像是都會發展的火車頭,引領城市一路翻轉,同時也是一把雙面刃,金城公園是TOD的第一個爆點,隨著都更之箭射出,過程中,什麼該被保留,還有什麼會被犧牲?

學科
開發, 城市
縣市
  • 新北市
  • 土城區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撰稿 陳佳利
攝影/剪輯 張光宗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在草比人高的山坡上,有一群人,往南山公墓的深處挺進,這群人裡,有文史研究人員,有關心台南在地文化的市民,還有從德國來研究移民史的教授,他們籌組公民社團「地上台南」,幾乎每週都來拍照調查。

2018年1月,台南市政府在南山公墓辦理遷葬,要求所有人或家屬,七個月內自主遷葬,之後可以申請補償,如果期限到了沒有遷,市政府會代為處理,依規定不得異議。

一般人走到墓仔埔,難免心裡避諱,地上台南這群人卻視為珍寶,看書、查學術論文、在墓區穿梭普查,希望趕在強制遷葬前,把南山公墓的文史線索都建構起來。

在南門路和樹林街口的大南門,建於1725年,是當時台南府城南側的邊界。相傳從大南門望去,沙丘起伏綿延,竹溪蜿蜒穿流沙丘之間,是有山有水的風水寶地,現在的五妃廟,位於當時南門外的魁斗山,俗稱鬼仔山,碑文記載當時一片荒蕪、罕有人煙。

其中被台南市政府列為古蹟的曾振暘墓,有將近四百年歷史,是台灣已知最早的明朝古墓,墓碑上刻著「皇明」兩個字,安葬年代是崇禎十五年,也就是1642年,那時還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管理的時代。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組研究助理蘇峯楠說,至少在17世紀中期之前,南山公墓這片地方,已經開始發展傳統墓葬。

1895年,日本殖民政府接收台灣拍攝的《台灣諸景寫真帖》中,大南門外已經是滿布墳墓的景象,比對1898年繪製的《台灣堡圖》,大南門外當時稱為桶盤淺庄,圖中密密麻麻一橫一豎的符號,都是墳墓,面積之大,從大南門到現在的台南機場,都曾是先人安葬的所在。

但是從日治時期強制遷葬、市街重劃,1928年引發抗日運動「大南門廢棄墓園事件」直到今天,都市不斷擴張,現在大南門城牆外已是高樓林立,南山公墓逐漸縮小,成為現在雜草叢生的樣貌,占地還不到一百公頃。

"祖先的墓好好在那,誰願意讓你遷葬?"

從18世紀中期,先人遷台住到府城台南,台南市這家百年糕餅鋪的老闆陳茂雄,拿出家譜告訴我們,遷台先祖和歷代祖先的墳墓,這次都得被迫遷葬,陳茂雄表示,他當然捨不得,祖先的墓在那裡已經幾百年,「我向陳震曜先祖擲筊杯,問說把你遷走好嗎,但都擲不到杯」。

陳家先人曾是鄉賢,在朝當官,遷葬祖先安放靈骨塔的事,家族認為事關重大,都不願意,已經跟市政府陳情,希望原地保留。陳茂雄說,「不是只有我,大家都反對!哪個人,祖先的墓好好在那,願意讓你遷葬,不過政府要是硬著來,我們也是沒辦法!」

同樣經營糕餅店、世居台南已數百年,何小姐說市府要他們趕快遷葬,造成家族很大的困擾。「因為我們沒有心理準備,要在這麼短的時間遷葬先人,像我們家族這麼大,很多親戚根本還聯絡不上。」

何小姐家族因為擔心期限到了,列代先祖的墓園被市政府強制遷葬,雖然不願意,也只能趕緊自主辦理。但是這次共起掘11位先人,加上安放寶塔花費超過百萬,市府補助只夠勉強支付起掘費用。


照片提供 地上台南

對於無力承擔入塔安置的後人,最後只能被迫讓市府統一處理,由怪手起掘、火化、灑葬再植草皮,這樣的方式並非所有家屬都能接受。何小姐表示,一個塔位最少要十萬,一位家境不好的親戚因此被迫放棄,市政府發包由挖土機挖掘,所有遺骨火化灑葬在一起,這位親戚也不知道要去哪裡祭拜了。

台南市府為什麼要求遷葬?立在南山公墓的公文告示牌上寫著「促進都市發展,增進公共利益及安全」,對市民來說可能不太容易明白,市府大費周章取得這些土地,到底要拿來做什麼?

市府構想 “設置立體型殯葬專區 活化周邊土地”

「南山公墓其實從來沒有所謂的開發計畫,使用這樣的動詞去解釋,對政府來說其實很困擾,因為南山公墓從頭到尾都是一個公墓,就算我們有計畫,也是個殯葬專區的計畫」,台南市副市長王時思強調。

市政府查估,南山公墓大約有94.7公頃,地面上就有大約有五萬門墓,1991年12月已經公告禁葬。目前進行和計畫要遷葬的,共有四個部分,A區和B區靠近市立火化場,加起來有16公頃多,主要因為殯葬設施快要不夠用,所以有設置立體型殯葬專區的構想。

副市長王時思表示,納骨塔99.9%已經用完,禮堂、靈堂等設施也明顯不足。另外露天燒紙錢等習俗有環保衛生問題,希望透過現代化、立體化的做法,來增加和更新場地跟設備。

另外因為有民代和市民反映,公墓靠住宅區太近,又沒有規劃,所以市政府規劃分年分區辦理自償性遷葬,在C區和D區共有三公頃多,會用來開闢公園、道路或興築水利等公共設施,活化遷葬後的土地利用,促進發展。

王時思表示,之前每任市長都希望可以整理南山公墓,那時想到的都是遷移工程浩大和預算問題,才沒有變成執行面的政策,直到賴清德市長才確定,現在面臨的問題,就是原來文史團體對這件事的關注非常高。

南山公墓到底有什麼文化價值?為什麼被學界視為珍貴歷史研究材料?在2004年被台南市政府指定為古蹟的水交社文化園區,可以找到答案。

文化部“開發傳統墓葬區 須先文化資產價值評估”

水交社文化園區就在南山公墓北邊,早年都屬於府城的桶盤淺墓葬群,日治時期被清除興建海軍航空隊宿舍,國民政府遷台後成為空軍眷村,2009年市政府辦理水交社重劃,在基地發掘出明清古墓群,台南藝術大學教授盧泰康等多位學者,投入考古搶救。

當時南藝大團隊清理出67處墓葬遺跡和4處墓塋遺構,測量不同時期的墳墓構造,紀錄被工程干擾毀損的出土文物,包括許多陪葬玉器、陶器和金屬器,還有海上通商的西班牙卡洛斯銀幣,嘗試了解先人移民到台灣的過程和生活。


照片提供 南藝大盧泰康

考古團隊還紀錄先人遺骨保存的狀態,研判年齡、性別、疾病等體質特徵,南藝大教授盧泰康說明,如此可以了解大量屬於台灣早期,人民生活的身體情況,生過什麼病、跟地方風俗有什麼關係,從福建過來以後,DNA到底有什麼變化?以體質人類學的方式,建構台灣最早的漢人移民體質資料庫,他強調,如果南山公墓能保存下來,體質資料一定會更完整。

盧泰康表示,從文資法規範的九大類有形文化資產來看,南山公墓明清古墓群,包括地上的古蹟歷史建築、地下的建築遺址,和墓葬所保存的古物,至少分屬三大類的文化資產,才會被學界認定是珍貴的國家級文化遺產。


照片提供 南藝大盧泰康

從2016年高雄覆鼎金公墓改建為森林公園,之後新北市新店第一公墓改建成產業園區,接著彰化鹿港第一公墓要興建太陽能發電廠,鏟除古墓群的爭議一再上演,居民和文史團體紛紛抗爭要求保護,怪手直接闖進有數百年歷史的古墓群,文化部也驚覺不太對勁。

文化資產保存法規定,公有建造物和附屬施設完工五十年以上,在處分它之前,要先做文化資產價值評估,文化部在2019年5月召集全國各縣市政府,要求在開發傳統墓葬區前,必須先進行評估,否則可能違法。

台南市政府目前暫停南山公墓殯葬專區的先期規劃,先執行文資調查評估再決定保存方式。市府文化資產管理處處長林喬彬表示,會先用一年調查殯葬專區的範圍,整個案子會在2021年上半年完成。

除了文化部要求做文資價值評估,台南在地文史團體也提報二十多座古墓,希望登錄為古蹟,和申請將南山公墓周邊一百多公頃的範圍,登錄為文化景觀。目前都由台南大學團隊執行文資調查中,但是只有調查地面上墳墓的評估方式,受到質疑。

「這次清查有個特點,我們沒有涉及下挖式調查,數量的概估,以人到現場看到的數量來做基準」,文化資產管理處處長林喬彬說,「研究團隊會依據民政局提供的資料,內業的部分,從歷史文獻去爬梳,外業的部分,在現場了解整個墓的形制、材料、格局等,從這些角度來判斷它的文化資產價值。」

南山公墓是台灣已知漢人開發史上最早的墓區,四百年來層層疊疊的古墓群,在只考究史料、沒有地下考古的調查下,能否適當評估文化價值,連文化部都覺得不適當。文資局古蹟聚落組組長張祐創表示,「幾百年的公墓,可能不只有一層,,考古的部分沒有試掘,確實比較難評估。」

學科
開發, 文化
縣市
  • 台南市
  • 南區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撰稿 陳慶鍾 陳炯翊
攝影/剪輯 陳慶鍾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每天一大早,順子第一件掛心的事,就是趕來農場餵飽雞員工,在雞吃早餐同時,撿拾牠們工作的成果。雞員工在有機農場裡扮演重要角色,不但要生蛋、除雜草,還提供市民來農場體驗的素材。農場裡另一組員工是蜜蜂,每當白千層花開,牠們就會飛到對面的樹林,採擷風味特殊的白千層蜜。

欒丕維原本是學校教官,為了一圓田園夢,提早退休,全心投入有機農場經營。跟他一樣的還有曾金柱博士,他曾經因為意外癱瘓,之後在農場找到新生。農場裡有塊他細心培育的肉桂樹區,飄散台灣本土各種肉桂的芬芳。曾金柱也運用獨到的嫁接手法,培育出可以同時長出番茄、甜椒、辣椒的茄科植物。農場裡除了各種特用作物,還有高經濟價值的無花果等等。有機專區另一端,農民楊明樺正在雜草蔓生的菜園裡,採收草叢間的菠菜和芹菜。


曾金柱博士利用獨特的嫁接技術,培育出可以同時長出茄子、番茄、甜椒、辣椒的茄科植物

與草共生的青菜、豐富多樣的水果、果園下奔跑的雞、飛舞的蜜蜂…,就是中崎有機農業專區的日常。是農民們十年來一點一滴改善環境、改良土壤,才達到的成果。

2009年,農委會為了推動有機農業,利用台糖或退輔會的土地,在全台設置了十三處有機專業區,當時的高雄縣政府也響應中央政策,出面向台糖公司承租橋頭糖廠附近31公頃土地,規劃為中崎有機農業專區,邀請有經驗的有機農戶來耕作。許多農民放棄原本的農地來到中崎,因為對他們來說,有機專區相對封閉,不用擔心鄰田污染,簡直就是塊寶地。

十年過去,這塊寶地卻因為科技產業用地需求逐漸擴張,即將被規劃為科學園區用地。為了因應科技產業升級、台商回流,科技部提出「科學園區十年規劃」,推估到2030年,產業用地需求將增加600公頃,南科未來十年用地需求,將增加370到400公頃。在科學園區十年規劃架構下,2019年政府規劃設置高雄橋頭科學園區,占地達262公頃,計畫引進半導體、智慧機械等產業。

然而台灣的科學園區除了竹科、南科,像是中科二林園區、中興園區、宜蘭科學園區,開發完成之後,土地出租率分別只有33% 、50% 、9%,既有科學園區其實仍有100公頃以上的閒置土地,是否應優先利用?

橋頭科學園區計畫範圍含括了中崎有機專區,讓農民相當錯愕。農民楊先生放棄原本的農地來到中崎,向農會借貸近千萬整地、新建溫室,現在每個月要還貸款15萬,他氣憤地說,如果農田收回,十年心血都要白費,政府政策變來變去,受苦的都是老百姓。

橋頭科學園區預定地範圍內,還包括一塊被稱為滾水坪的泥火山地形。中崎合作社理事主席楊登旭說,這裡有泥火山地形,附近又有旗山斷層通過,地質並不穩定,對科學園區安全性的影響,應該要深思。

橋頭科學園區開發案腹地廣大,而科技產業用水用電量大,環境的承載量是否能負荷?2020年2月,環評委員決議開發案須進入二階審查,會中環保團體針對環境衝擊以及有機專業區的未來,提出疑問。會中營建署代表表示,正嘗試在周邊找一塊台糖土地讓農民承租,但位置尚未確定。然而許多農民認為,如果是以地易地,等於要重新開始,他們盼望有機專業區能保留,如果一定要設科學園區,也希望能共存。


面對未來,中崎有機園區農友們滿腹無奈

楊登旭認為,政府以推廣有機之名,在2018年通過有機農業促進法,其中規定取得有機認證的農民,土地租期應該給予十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保障,如果為了科學園區犧牲既有的有機專區,是自毀誠信。3月16日,民意代表與民間團體來到中崎有機專區,聲援農民的訴求,催生「滾水生態農業地質園區」,呼籲政府依照有機農業促進法的精神,保障農民權益。

橋頭科學園區即將進入二階環評審查。未來中崎有機農業專區能否保留,讓農場裡的蜜蜂、蛋雞繼續快樂工作,讓農民辛苦十年的田地能繼續收成,還有待政府單位做出明智的判斷。

學科
農業, 開發
縣市
  • 高雄市
  • 橋頭區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撰稿 張岱屏
攝影/剪輯 陳添寶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頁面

Subscribe to RSS - 本週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