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相關報導
東山聖戰 十年滄桑之二《老農護水源 不要掩埋場》|永揚掩埋場
民國100年4月12日,台南市舉行升格後的第一次環評大會,針對爭議10年的「永揚垃圾掩埋場環評書造假案」,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討論,台南市環保局長張皇珍宣佈:永揚環評書內容涉及多項偽造,嚴重破壞環評審查的正確性與公信力,決議撤銷前台南縣政府,在民國90年5月9日通過的環評審查結論...
東山聖戰 十年滄桑之三《堅持與專業》|永揚掩埋場
一直在會場外守候的老農,等了十年,終於等到一個欣慰的答案。這10年來他們沒想過要放棄,而最可貴的是,他們不只悍衛自己的灌溉用水,而且還為了後代子孫和數百萬人的用水安全,悍衛烏山頭水庫,無私的表現,更令人感動。 老農們笑了。「歡喜掩埋場輸了啦」,「有噢!真歡喜噢,等到今天10年了,今天有一個結果,我就很歡喜了。」「今天來最歡喜ㄟ啦,受苦10冬,每次來都沒有一個結果,今天有一個結果,我心情有夠輕鬆啦。」
松菸大巨蛋 風暴再起|城市綠地將因體育館開發減少?
攻防多年,一度被退案再審的松菸大巨蛋案,重啟審查機制,這件受眾人矚目的國有土地BOT開發案,又將引發一場風暴。在不斷加速審查下,人們思考著,松菸大巨蛋,究竟是為誰的利益?
《東發條例》東部發展列車 即將出軌
2011年初,蘇花改過關,加上五都整併,長期資源分配不均的東部,擔心自己更加邊緣化,在去年的立委補選戰中,提出關注東部發展和社福資源的東發條例政見來拉選票,企圖用開發東部土地的模式,讓東部起飛,如果東發條例通過,原住民生存的困境,會不會在東海岸重演?而地質危脆的東部,是不是真的適合這種開發模式?
後灣‧阿朗壹—環境律師團的海角體驗
爬上山、望向海、踏進濕地,聆聽居民的言語。一群長期守護環境的律師,安排一場美麗的生態假期,他們拜訪遠方的海角,深深體驗土地的美好,還有它面臨的傷悲…
相思寮的年獸|中科四期開發爭議
2010年過了,全台灣歡喜迎來所謂「精采100(年)」。但對深受中科直接影響的相思寮居民來說,從2009年到2010年的中科四期陰霾,並沒有隨之而去...
追討未來|青年反國光石化
反對國光石化設廠的力量,在各個年齡層發酵,除了學界、醫界、藝文界,連大學生、高中生和小朋友,也沒有缺席,他們要求政府給他們一個不受污染的環境,高喊:「我們有權利決定自己的未來」。
追討程序正義(一)|引進環評制度,是把關環境還是政策背書?
民國83年12月30日,我國實施環境影響評估法,由環保署組成環評委員會,透過程序透明化和民眾參與,一定規模以上的開發案,都應該在事前進行環境影響評估,達到預防而且減輕環境破壞。但是從中科三期、中科四期、蘇花改的案例來看,環評制度卻被質疑淪為政策背書的工具。外界甚至以「環評已死」來表達對環評制度的不信任。究竟環境影響評估制度出了什麼問題?如何才能重拾民眾對制度的信心?環評制度未來又該如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