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相關報導

寂寞溪塘|台灣原生魚悲歌

2010-12-06

開發和外來種的入侵,導致溪流埤塘,逐漸失去相伴千萬年的老朋友。幸好,一群生態義士挺身而出,他們不求回報,只希望煞住這班台灣原生魚類的滅亡快車…

【首起社福BOT】圍牆內的開發案|廣慈博愛院區更新無法留下老樹?

2010-11-29

想要在土地資源有限的台北市進行開發,是一件困難的事,於是許多開發案都思考重新,要利用閒置空間,並且引進民間資金來進行開發,位在台北市福德街的廣慈博愛院就是一例。占地6.5公頃的社福用地,未來會切割出1.6公頃的商業用地,蓋起與捷運共構的住商大樓和旅館,這樣的發展,有人期待、有人擔憂,然而大多數的台北市民,還不知道有這樣的一個BOT案正在進行…

凱稻的意義

2010-11-29

稻子種下了!學生下鄉了!土地正義的法條被討論著。所有守護農村的力量,以不同方式,深耕著…

派出所進公園|板橋石雕公園移樹開發

2010-11-15

三千多個民眾參與連署、五百多位居民發起遊行,只為了保護這片公園老樹。一場派出所與公園的搶地攻防戰,正在台北縣上演…

人工淡水

2010-11-08

『觀音吐霧』、『大屯春色』、『黌岡遠眺』、『烈祠松濤』、『海口嚥日』、『鷺洲泛月』、『煙雨孤帆』、『漁港堤影』,昔日的淡水八景,大都成為追憶,雖然觀音依然吐霧、海口仍舊嚥日,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往昔的淡水,早已不復記憶。

【東部採礦】好山好水背後|誰在國家公園挖山取石

2010-11-01

後山,是好山好水的代名詞,總是吸引著無數的遊客投入她的懷抱。但是,好山好水的背後,隱藏著的是坑坑洞洞的礦區。

今晚跟你說石化_下篇:六輕的賺與賠

2010-10-18

1986年,政府核准台塑興建第六輕油裂解廠,歷經宜蘭利澤、桃園觀音、嘉義東石,最後落腳雲林麥寮。在政府護航,取得水源與大面積土地之下,一個盤據在西海岸的石化王國誕生了。

今晚跟你說石化_下篇:國光石化 蓋?不蓋?

2010-10-18

蓋?還是不蓋?在地居民反映兩極。部分大城居民期待,國光石化設廠能帶動地方繁榮,反對的芳苑鄉民則認為,國光石化提供的就業機會有限,但石化業代表高污染,將導致農漁產業受到衝擊,反而造成更多人失業...

今晚跟你說石化_下篇:這是一場價值之戰

2010-10-18

台灣地狹人稠,石化廠不論蓋在哪裡,都無法避開人群密集地區,翻開台灣60年的石化發展史,發現在成就經濟發展同時,環境、人民也付出不小的代價。60年後的今天,當民間開始反思石化業與土地的糾葛,包括中研院院士、上千名學者連署反對擴張石化業,甚至十多萬民眾願意集資購買濕地。政府要思考的是,繼續擴張石化業,是否符合大多數台灣人民的利益…

今晚跟你說石化_下篇:反七輕之後

2010-10-18

16年前,著名的七股潟湖原本要被開發成濱南工業區,準備興建煉鋼廠、七輕石化廠…經過各方努力,十幾年的堅持,終於擋下濱南開發案,當地居民趕走石化業之後,也從傳統的養殖漁業、轉型發展成休閒觀光生態旅遊。反七輕的運動結束了,地方有沒有從此過著幸福美滿的日子?

今晚跟你說石化_上篇:石化怎麼走

2010-10-11

半世紀以來,台灣以進口原油、製造輕油、輕油再經裂解產生乙烯、丙烯等石化原料,結合上中下游,成為完整的石化產業鏈。到2009年為止,石化指標產品乙烯的產能,已從5.5萬噸,成長到目前的404萬噸。如今政府又要繼續擴張石化業,當超過五成的石化產品外銷,追求乙烯自給率是否還有意義?經濟部期待擴增上游產能,來帶動台商回流又是否可行?

和美山的微光希望|郊山步道開發衝擊生態

2010-10-04

湖光山色的碧潭風景區,是許多人喜歡前往的景點,但你通常會停留多久?很多人或許划划船走走吊橋然後就離開了,但其實在碧潭吊橋的周圍,有很多自然步道,像和碧潭相依偎的和美山,就有著豐富生態,最近卻因為新店市公所整建步道工程,引起當地生態團體的抗議,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