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相關報導

誰來保護我|私立薇閣小學申請變更保護區做為校地

2010-06-07

這群北投媽媽,從互不相識,到因為關注薇閣案而彼此團結起來,一起開會,共同討論對策,也因而凝聚彼此的情感。在環境運動中,關注家鄉議題,往往是第一步,而透過薇閣案,她們也對這塊保護區有了更多的期待與想法,希望能去除不必要的人工設施,還給保護區更自然的原始面貌…

點土成金

2010-06-07

最近這幾年,竹北市突然熱鬧繁華了起來,昔日的農田,變成一棟棟的高樓大廈,高鐵站的進駐,加速了農村變遷,取而代之的是新穎的商圈型態。有人喜歡竹北市嶄新的風貌,有人卻感嘆竹北的農地越來越少,在時代變遷下,農地的消逝代表了什麼含意?而我們對於未來生活的環境,又懷抱著什麼樣的期待與盼望?

滿月圓不平靜

2010-05-17

位在台北縣三峽鎮的滿月圓森林遊樂區,是許多人喜歡踏青的地方,一年的遊客量將近二十萬,因此當網路上流傳著,要砍48棵柳杉樹的消息時,也就格外引人關注。當地的環保團體也發動護樹連署行動,許多關心樹木的民眾感到疑惑,到底林務局為什麼要砍樹?事件的原委是如何?

【南港202兵工廠】留住這片綠肺|濕地與國家生技發展園區如何求取平衡?

2010-05-17

202兵工廠,隱身在台北市南港的山林裡,作家張曉風一篇「報告總統,我可以有兩片肺葉嗎?」引起各界關注。這片在長期軍管保護下的淺山,總面積185公頃,現在,中研院的國家生技發展園區,台北市政府的生態環保科技園區,計畫進駐。張曉風女士撰文為這裡的生物請命,也請求總統,留給台北市一個綠肺,許多人開始解開這塊土地的謎團,也關切這塊綠色山林的未來…

科技產業搶我家| 農民擔憂土地沒了怎麼活!

2010-04-19

和科學園區做鄰居,幸或不幸?新竹科學園區竹南基地位在苗栗縣,住在旁邊的大埔里居民,面臨家園要被拆除的危機,因為苗栗縣政府已經通過「新竹科學園區竹南基地暨週邊土地特定區」,把原本只有科學園區的特定區,擴大154公頃納入特定區,以區段徵收的方式進行,進行整體規劃後,再發回一部分土地給地主,但民眾質疑,苗栗縣政府圖利財團,因為群創要土地,才讓他們無家可歸…

樹木不保?

2010-03-29

我們的島這兩年來,陸續接獲民眾陳情,從去年的徐州路護樹,到天母磺溪綠帶面臨開發危機,還有最近的新店大豐國小,為了興建體育館可能會移樹,台灣的樹木在各地都發出求救警訊,各地方自治的樹木保護條例,到底能不能保護樹木?透過不同案例,讓我們一起來思考,人和樹木之間,是否能有更好的發展?

中科三期‧環評聖戰|七星基地與后里基地

2010-03-29

台灣環評史上第一件,環評結論被最高行政法院撤銷的開發案,就是中科三期七星基地,既然環評無效,友達面板廠該不該停工?環保署和環保團體、法律界開戰,究竟是誰曲解法律?誰在捍衛環評體制?這場環評聖戰,結果會是如何?

大河高屏溪‧養不起高屏人?

2010-03-22

3月22日,是「世界水資源日」,祈求足夠、衛生、安全的水,是人類共同的願望。台灣年降雨量3千多毫米,是世界平均值的2.6倍。雨量豐沛的台灣,卻時常面臨缺水危機。為什麼水會不夠用?是環境破壞留不住水?還是我們過度浪費入不敷出?想要擁有足夠、衛生、安全的水,必須回頭檢討我們與水相處的態度…

水荒‧與水共舞

2010-03-15

2009年8月8日,莫拉克颱風帶來驚人的雨量,造成沿海地區洪泛淹水,山林地區山崩土石流的災害,南部災區邁入漫長的重建工作。但是沒想到,八八水患之後,洪水帶來的土石,造成南部許多水庫嚴重淤積,加上連續五個多月未曾下雨,供水狀況相當危急,南部地區又將進入水荒的災情…

彰雲水難題(上):農業用水與工業用水之爭

2010-03-08

全球氣候變遷,加上彰雲兩縣正發展高耗水產業,國光石化、六輕五期,也都送案進行環評,另外中科四期也已經通過環評,甚至是提供水源的大度攔河堰環評,過程其實都有很多爭議。水資源其實包含地面水和地下水,同時討論才能宏觀了解彰雲水資源的問題。

彰雲水難題(下):抽地下水井的隱憂

2010-03-08

台灣地下水資源的開發,政府其實扮演著火車頭的角色。深度超過一百公尺的深水井,日以繼夜的抽取地下水給農民灌溉,在斗六地區,清澈的水在水圳裡流動,農民埋了管子把水引進果園,這三、四十年,果樹生長所需要的水源,都來自雲林農田水利會的深水井。 地下水一直是雲林農田水利會主要的水源之一,500多口的深水井散佈在雲林的平原上,當台塑六輕調撥大量的農業用水,勢必產生的排擠效應,造成農業抽更多的地下水,在雲林、...

黎明溝的未來

2010-02-22

隨著時代演變,昔日的農業社會,逐漸轉型為都會型態,台中市也不例外,許多農地都變更為高樓林立的住宅區,為了更完整的利用土地,大多數的灌溉渠道都被一一填平。眼前正在施工的是民間自辦的市地重劃,屬於台中市整體發展區,最近卻可能要填平一條自然河溝而引起爭議…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