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相關報導

占領高屏溪

2007-08-24

屏東NGO組織捎來的訊息,他們將邀請公部門一起會診高屏溪,為了這條河流把脈,對於河川的種種問題,也企圖尋找解決之道。

水與石頭的樂章

2007-08-24

有一種特殊的地理景觀叫做壺穴,分成海成壺穴跟河成壺穴兩種,一般人最熟知的說法,就是靠水流帶動搬運物,像是小岩石之類的,然後與岩石摩擦產生凹洞,慢慢的從小凹洞變成大洞。壺穴的產生因素,除了地理條件,水流條件還有岩石的節理等等,需要長時間的淬煉方能夠形成,所以常有人說壺穴是大自然的天然雕塑藝術,在基隆河暖江橋下的壺穴,是全台灣壺穴發育最為完整的一段,萬瑞公路開闢後對壺穴地形已經有所破壞,在人為開發的危機不斷浮現的情況下,水與石頭的樂章是否還能繼續彈奏?

河與路

2007-08-03

這幾年來隨著環境意識的抬頭,任何的開發行為都必須要考慮到對環境的衝擊,這次所報導的高架道路專題,有之前就已經備受關注的北側環河快速道路,也有即將動工的特二號快速道路,兩條道路看起來各不相關,但都跟河流有關,過去我們仰賴河流運輸,現在對於河流卻有種疏離的感覺,我們現在對於河流的態度到底是什麼呢?

守護澎湖海岸線|海、岩、沙灘,澎湖景觀的三大要素

2007-08-03

澎湖群島海岸線長達四百多公里,但是實際受到生態保護的區域,僅止於少數島嶼,以及部分沙灘,絕大多數區域,曝露在開發的壓力之下,隨時都有消失的可能。在一趟勘查行程之中,大規模的海岸線保護計劃即將展開,保護澎湖的永續資源,守候碧海藍天的最後生機。

金門守鱟人

2007-07-20

一個人能有多愛故鄉?如果用著青春不悔,守候著家鄉的海洋,那樣的執著,是不是最深的故鄉愛戀?在金門後豐,在一片美麗的灘地上,一個有關守鱟的故事,註記一場人生的不悔。

守護三崁店之文史篇|追尋糖廠、神社歷史

2007-07-20

因為在三崁店糖廠舊宿舍區發現諸羅樹蛙,民間團體展開搶救行動,才知道這個地方。在拍攝過程中,慢慢接觸、了解土地的歷史,並擴及在這裡生活的人們所建構的地景與文化。由於諸羅樹蛙事件發展快速,拍攝擴及各個層面,包括文史、生態都有,寫稿的時候發現,三崁店的東西實在是太豐富了,決定做成兩集,分為樹蛙篇與文史篇。

守護三崁店之樹蛙篇|移地復育救樹蛙

2007-07-13

2007年6月28日,台南民間團體廣發徵召令,請大家幫忙抓諸羅樹蛙。原本在嘉義採訪大林三角里社區推綠標竹筍的計畫,把諸羅樹蛙保育與產業結合,希望創造農民與樹蛙雙贏,這是讓諸羅樹蛙永續生存的方法之一,才剛聽到在鹽水溪南岸的永康也有諸羅樹蛙分布,卻是要搶救,驚喜之餘不免感嘆,於是我們向三角里的居民道歉,採訪到一半,直奔永康採訪...

莎卡蘭溪砂石劫|溪流整治衝擊高身鯝魚棲地

2007-07-06

六月初,一位南部朋友來電說,一定要去屏東三地門的排灣族部落口社村看看,那裡的人們熱情好客,風景優美宜人,最重要的是,離沿山公路不遠處的莎卡蘭溪,也是保育類魚類高身鯝魚的家。但是,當我們一走近莎卡蘭溪,一切卻又完全不一樣...

彰火|當彰工火力發電廠要落腳鹿港?

2007-06-15

政府是扮演火車頭的角色,領導國家發展的方向。一個電廠興建,攸關著產業與民生,彰工電廠主要興建的目的,主要提供工業用電,台灣高耗能產業偏高,造成單位能源所創造的GDP偏低,這是台灣能源使用效率偏低的證明。一直以來,環境污染成本以及因污染而衍生的健康成本,總是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被忽略,也許它不明顯,卻能反映在健保黑洞持續擴大的現象,當能源議題涉及更廣泛的全球暖化、地球永續的課題時,成為觀察政府遠見與作為的關鍵時刻。

出賣杉原海岸

2007-06-08

這是台東最乾淨、最美麗的一片海灣,它曾經是孩子們戲水的天堂,如今工程圍籬將它隔離,它的未來被掌握在財團手裡。是誰出賣了這一片海岸?

消失的宜蘭農地

2007-05-11

宜蘭農地另一個危機,是因為北宜高通車,大批台北人到宜蘭置產,買農地蓋農舍,大片延伸的農地沒了,農田間矗立起一棟棟高級豪華的千萬豪宅,王得利感慨的說,老農民走了,土地給子孫,他們不種田就乾脆把土地賣了,再這樣下去,農村會完全走樣。

陸蟹危機

2007-04-13

在環保團體傳來的新聞稿裡,寫著因為不當整地導致上千隻的陸蟹死亡,這樣的消息傳來不禁令人擔憂,在現今生態意識抬頭的時候,居然還會有這樣的憾事,急忙南下去了解事情的始末。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