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相關報導

無礙山步行

2008-01-04

許多身心障礙的朋友,由於行動上的不方便,對野外卻步,其實台灣的自然環境中,有許多平易近人的處所,挑一條平緩的自然步道,慢慢走,仔細觀察,一定收穫頗多。

小蘿蔔秋天滋味

2007-12-21

田間飛舞的紋白蝶、綠葉上的小瓢蟲、青翠茂盛的蘿蔔葉…在美濃的平原上,土壤孕育著這群小蘿蔔。白玉蘿蔔,是美濃人替它取的新名字。每到秋天,陽光烘暖片片蘿蔔乾,透過婦女的雙手,自然食材被醃漬成這裡在地的生活文化。

來玩土造屋

2007-12-14

石碇山區,一個被樹林包圍的學校,叫做二格山自然中心。在這裡,知識不是用背的,也不是寫在書本上,而是要小朋友用雙手雙腳實際去體驗。創辦人方正泰先生,七年前耗資三億元買下二格山的山頭,他不蓋民宿、不做開發,只想提供孩子一個自然學習的好環境。但是,在這樣的環境裡需要什麼樣的房子呢?

我的綠建築

2007-12-14

一間設計不良的建築,不但會讓你住得不健康,更會消耗你的荷包,浪費能源,同時造成環境的負荷。在台灣,建築物消耗的能源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比例高達29%,建築產業消耗全世界最高密度的水泥量,排放最多的營建廢棄物,但建築物的壽命卻嚴重的偏低。現在,一群用心的建築師,希望改寫好房子的定義…

辦公室做環保

2007-12-14

每天買杯隨手杯咖啡、不小心就重複列印好幾張、信封寫壞一次就丟掉、老是有人下班不關電燈、電腦,這些動作的背後,你是否有看到辦公室環保的問題?這裡,有兩個特別的辦公室,要教我們如何用小動作改變大環境。

【體驗自然Fun一夏】與舟同行:找回與水的信賴關係

2007-11-30

翻開舊地圖,可以看到台灣許多地名都跟水有關,枋橋、水返腳(汐止)、艋舺(萬華)、關渡、滬尾(淡水)等等多不可數,象徵著我們的聚落發展其實跟水一直是脫離不了關係的,在過去資源還沒被開發的年代,水是隨手就可以使用的資源,我們利用水路運輸、靠獵捕漁獲求得溫飽,水可以說是餵養了整個民族的母親。但隨著工業的發達,我們把自己一層又一層的包圍在陸地,再也看不見水。如今,透著獨木舟,或許已經不再是當年的用途了,但是我們是否能夠藉此重新找回跟水的信賴關係呢?

【體驗自然Fun一夏】溪谷漫步|溯溪新手與台灣溪流相遇

2007-11-23

和野溪相遇,只能遠遠的欣賞嗎?可不可以再靠近一點呢?直接走在溪床上,會是什麼樣的感覺?

那天,遇見園藝治療|植物傳遞的溫柔力量

2007-11-23

所謂的園藝治療,就是以植物做為媒介,藉著人跟植物的互動,來達到身心靈的解放…擔任編輯工作已經十五年的黃盛璘,在偶然的機緣下,接觸到園藝治療,讓從小就喜歡植物的她,決定要將它,做為人生下個階段奮鬥的目標。

共和新村老味道

2007-11-16

位於屏東縣東港鎮共和社區,原本是日治時代的空軍基地,在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後規劃為眷村,居民多半是經過抗戰的退伍老兵。共和新村的綠美化程度,是屏東地區各個社區發展組織的重要參考,主要是因為在先天條件上,眷村腹地寬廣,再加上居民長期以來,在其原本日式建築的基礎上,各自規劃自家房舍周邊的綠地及花園,根據當地里長鄭新寶表示,共和新村綠化的生活環境,已經是東港人在清晨、午後的休閒運動空間,對東港居民來說,...

單車進行曲

2007-11-02

單車族群想要在城市裡快樂地騎車,但是都市叢林處處是危機。單車族要如何化險為夷,在汽機車的夾殺中,打造一種不同的城市風景呢?

【體驗自然Fun一夏】人魚夢|獸醫師的潛水體驗

2007-10-12

對於陸上的生活,你過膩了嗎?抓住夏天的尾巴,投入海洋的懷抱,來一趟潛水之旅,搖身一變成為人魚,優游另一個藍色的自由世界…

魏先生的自然農場

2007-10-05

森林裡,各式各樣的植物,交錯出複雜的層次鳥類昆蟲生活其間,構成緊密的網,如果告訴你這是一座農場,你相信嗎?在台東,有機農民魏麒麟,將原始林雜生的概念,運用在農場裡,並將老子的自然哲學,當成自己的生活態度,他,用十四年的時間,一步步實現人生的自然夢。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