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相關報導

地域限定~礦鄉猴硐|結合人文與生態深度體驗猴硐

2011-11-28

當沒落的猴硐遇上流浪貓咪,山城變成貓村,假日人潮洶湧。面對暴增的遊客,老猴硐,有些措手不及。觀光發展能為地方帶來繁榮,卻也可能讓地方失去原本的色彩,面對突如其來的觀光浪潮,猴硐該怎麼樣保住自己,產出「地域限定」的在地特色?

啟動 守望環境天線|看見環境議題大小事

2011-11-28

我們每天看到了這些環境新聞,或許只有短短幾分鐘,也或許看過就忘記了,很少人認真去思考,這些事件帶來的影響,而我們又能投注什麼行動?為了讓更多人關心環境議題,荒野新竹分會舉辦守望環境培力營,帶領大家走訪事件現場,和當地居民交流,希望啟動更多人的環境守護天線,加入護衛環境的行列…

迷 走

2011-09-05

騎著車,沒有目的、沒有方向,隨時會變動,這一趟旅程,充滿各種可能性,這是一群年輕建築人自發性的小旅行,從建築開始的夢想,去述說在地環境變遷的故事…

中國記者的台灣環境行|走訪台灣環境議題現場

2011-08-29

跨海而來,一群中國環境媒體的朋友,來到台灣,進行十天的環境議題參訪。他們看見台灣風景的美麗,也看見台灣土地的傷痛,在他們心中有著迴響,關於環境的共同保護,一個攜手並進的人間課題。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長期推動台灣與中國的環境交流工作,希望透過參訪,讓彼此相互學習,共同為守護環境努力。今年有八位中國媒體記者來訪,他們是來自北京、上海、雲南等地的資深記者與高級主管,首次來到台灣,...

自然好時光

2011-08-08

高雄市美濃區的黃蝶翠谷,每年上百萬隻的黃蝶群起飛舞,成為當地的著名景點,每年不少遊客逐蝶而來,但遊客來去匆匆,鮮少注意到這個黃蝶翠谷外的客家小村莊,三年前,一群返鄉青年成立「九芎林揚葉飛工作隊」,想要利用黃蝶翠谷的豐富自然資源,帶動社區發展,究竟他們會怎樣做?

舊木料的新家園|老屋的華麗變身

2011-08-01

嘉義一位造屋藝術家翁朝勇,幾年來回收舊材,打造一棟又一棟的廢料再生屋,讓廢木料有了新生命。從造屋到造街,這位藝術家以持續的行動,展現萬物皆有用的思維…

沉默的黑網

2011-06-27

從2005年開始,陸續有不同地區的民眾北上環保署、行政院、監察院、衛生署抗議,陳述變電所、高壓電塔離自己的住家有多近、電纜線如何從屋頂穿過。說到家人罹癌、死亡時聲淚俱下,他們認為這一切,都是輸配電設施的電磁波所造成,要求政府遷走他們住家附近的變電所、高壓電塔、電纜線...

成龍濕地的美麗容顏|居民與藝術家的共創行動

2011-06-20

藝術行動開始,以藝術作品為濕地裝扮,讓世人驚豔濕地之美。在雲林成龍濕地,長期的社區行動進行著,期待保留國土最美的容顏...

塑化之島

2011-06-06

塑化劑風暴在台灣延燒,重創台灣食品產業形象。這些塑化劑從哪裡來?在封存下架之後,這些飲料與食品又將流向何處?對我們的環境,將會產生什麼影響?

我們來種樹

2011-05-02

機器不停地運轉,董事長賴水和,正在跟員工討論著製作出來的成品,這個工廠是他的畢生心血,而在台中市東勢區的山上,賴董還有另一個親手打造的綠色驕傲…

城市農夫

2011-03-28

都市的陽台,應該是怎樣的面貌,拿來曬衣服、種種花草、還是堆置雜物?有人把陽台打造成菜園,當個快樂的城市農夫…

禁錮‧東北角|田寮洋的區段徵收

2011-01-31

禁錮三十年,一夕大開發,美麗東北角即將變色。所有居民群起憤怒,環保人士全力相挺,全力保護這塊海角的人間美境…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