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漁業」相關報導
徵收到林園|地主:高捷延伸林園線超徵土地不合理
2023-01-08
捷運來了!交通便利,居民滿心歡喜。卻沒想到伴隨來的,還有以TOD大眾運輸導向型發展為名,展開捷運站體附近土地的徵收。讓部分林園居民從欣喜變憂慮,開始抗爭行動。
彰化蚵仔出代誌|蚵農疑離岸風機加速惡化養殖環境
2022-07-25
6月16號在彰化縣芳苑鄉的漢寶村,由縣府農業處主辦的會議上,蚵農直言,「王功的蚵,60%以上,都是從南部過來的。」為什麼蚵農公開這個現象?是什麼原因造成蚵仔減產?
守滬|傳統漁法的傳承
2021-12-13
下午時分,伴隨著退潮,桃園新屋的海邊開始熱鬧起來,舉著大螯的螃蟹出來覓食,周邊居民也趁這個時候,到潮間帶挖點海螺、抓點魚蝦;在海邊另一側,一群人也來到潮間帶,他們並不是來覓食,是為了來修築百年石滬。
蚵難怎麼解?|保麗龍浮具替代的可能性
2021-07-12
從空中俯瞰台南外海,密密麻麻的竹製蚵棚漂浮在海上,一年可替台南創造六億元產值。但每年當養殖季結束,九千多個蚵棚、十幾萬個以保麗龍為主的浮具,衍生出難解的廢棄物難題......
管不住的漁網│海中漂流成生態殺手
2020-10-12
海洋保育署統計,2019年清理海底垃圾,有六成是廢棄漁網、漁具,可能導致魚群、鯨豚、海龜纏繞死亡。漁業署已經在8月31日預告「刺網漁業漁具標示措施」草案,有半年宣導期,2021年7月將強制執行。
綠能的結與解-漁電如何共生?
2019-02-11
天色未亮,台南七股的魚塭旁,採收文蛤的工班,已經開始工作。西南沿海廣大的水產養殖區,豐富了消費者的餐桌,養育著海口地區的居民。近年來,也成為政府發展光電的重點區域。當綠能遇上傳統養殖漁業,會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吃魚這門課|學習吃有刺的魚
2018-09-24
台灣四面環海、魚種豐富,但是我們對周遭的魚其實很陌生。因為不認識、不了解,許多魚並沒有被珍惜對待。而漁民是造成海洋資源枯竭的元凶嗎?其實,改變的開端,也在我們的餐桌上。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