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我們的島第 No name 集的相關文章
礦業法終於三讀!到底改變了什麼?|跟萬年條款、霸王條款說再見!|feat.黃靖庭 地球公民基金會議題部主任|公視我們的島 Podcast
先前礦業法被批評是圖利財團、破壞環境、水土保持、原住民居住與生存權的惡法。其中的「萬年條款」,讓業者一旦得到礦權,就可以永遠無限期的展延。
天然氣電廠近我家|台南居民空污疑慮反九崴
天然氣發電,減少空污勝過燃煤發電,但是依然會排放少量硫氧化物、懸浮微粒等污染物質。台南一座天然氣廠,興建廠址接近村落、社區,引發居民抗議,希望維護健康的居住環境。
保衛水岸第一排|澄清湖畔開發爭議
高雄捷運黃線在2022年10月動工,高雄市政府計畫在澄清湖棒球場附近的Y3站,以TOD方式進行聯合開發,未來大埤路澄清湖畔將矗立起旅館、商業大樓和住宅。民間團體擔憂,捷運聯合開發恐會對環境造成衝擊。
鳥嘴潭與瀕危動物|在烏溪填築土方的代價
為了在乾旱缺水期間,幫助中部穩定供水,以及減緩彰化地層下陷問題,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規劃以鳥嘴潭人工湖來蓄豐濟枯。然而開發範圍內有一級保育類巴氏銀鮈和石虎的重要棲地,保育人士擔心對瀕危動物造成危害。
澎湖的季節限定|手採紫菜的盛宴
你喜歡喝紫菜湯嗎?打上蛋花、放點蔥花,再加上兩顆貢丸,一碗美味的紫菜湯,就可以上桌,這一道簡單的常民料理,是海洋的產物,有著人與海的故事,品嚐一口紫菜湯,也可以體會到海洋文化、生態及氣候變遷的滋味。
綠捷徵我家|桃園會成為台灣最大的徵收城市嗎?
桃園在航空城徵收三千多公頃土地後,又將進行五百多公頃的綠捷徵收,大面積農地即將消失,上萬居民面臨迫遷。在地居民組成自救會,希望保留家園,留給後代一個自然的願景。
拿起手鏟來考古|發現2000年前的玉器工廠
晶瑩翠綠的玉,一直是人們鍾愛的飾品,史前時代人類也不例外。早在兩三千年前,台灣原住民族已經是玉器製作專家,不論是卑南遺址出土的人獸形玦,或是令人驚嘆、現代機械也難以製作的薄壁管玉,原住民族祖先經由交換往來,讓各種玉器分布到全台灣甚至東南亞,但生產這些玉器的中心在哪裡?
【豬肉漲價】直擊雲林肉品市場:豬價漲幅不定?價格越來越高!豬價到底怎麼訂?|feat. 雲林肉品市場業務課長 曾俊賢|公視我們的島 Podcast
近期豬肉價格漲跌明顯,以雲林肉品拍賣市場為例,4月5日每公斤98.1元,4月13日則掉到85元,有時則突破100元。豬價為何漲幅如此巨大?相較以往平均,臺灣今年的豬肉供應量是否減少了?
【直擊養豬場】阿聰改行來養豬|返鄉豬農的第一手觀察:養豬場的困境與未來|feat. 雲林口湖養豬合作社經理 洪健鈞|公視我們的島 Podcast
近來豬價起伏不定,甚至頻頻高漲,消費者不禁想問,豬肉市場出了什麼事?而近年的小場養豬戶數不斷減少,豬農接二連三地退場,養豬產業面臨什麼樣的困境嗎?
去夜市撈金魚、釣烏龜、抽鼠兔|農委會修法禁止又政策大轉彎?|feat. 林樵 台灣愛兔協會公共事務長|公視我們的島 Podcast
夜市撈金魚錯了嗎?農委會預告即將修訂《動物保護法》,禁止因為賭博、娛樂、遊戲、營業或宣傳,而進行動物交換或贈與。在部分業者反彈後,農委會表示將只針對哺乳類修法(鼠兔貓狗),金魚、烏龜等水族動物將不受限制,引起熱議。
【大旱之下】越來越難喝到一口茶|氣候變遷下的茶滋味
蜿蜒的產業道路,一輛小貨車載著橘色大水桶,這是雲林縣古坑鄉樟湖村的茶農賴豐武,正要載水上山澆灌。一起前往的樟湖村長廖永樹說,「做茶四十年,沒遇過這種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