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島第 No name 集的相關文章

銅門山區盜伐事件簿

2003-06-30

花蓮縣秀林鄉的銅門村,是個太魯閣的部落。她位於中央山脈木瓜溪和清水溪的合流處,清澈的小溪裡有豐富的魚蝦,高聳的森林環繞著部落,族人一直在此過著寧靜的日子。今年五月,卻意外傳出森林盜伐的事件。

建築節能策略

2003-06-30

蓋一棟建築物,只要能遮風避雨就好的時代,已經過去,新時代的建築物,不但要有舒適的室內環境,更要能節約能源。根據學者研究,建築物耗電的主要來源依序是空調、照明及動力。在夏季尖峰時段,光是空調用電,就佔了全國總用電的三分之一。低耗能的建築概念,正逐漸萌芽。

綠手指計劃

2003-06-30

在嘉義有一群人不甘心生活在水泥建造的城市裡,他們著手改造自己的住家,要讓大自然裡的水塘、綠意,進駐到每天的生活裡。種花、種樹、挖池塘,改造城市環境的[綠手指計劃],在嘉義地區的小角落蔓延開來。

台灣竹三部曲

2003-06-23

有一種植物,它在全世界分布的面積高達2200萬公頃,相當於六個台灣那麼大,從平原到三千公尺的高山都可以見到它的蹤跡,這種植物幾千年來人們吃它用它,與它的關係非比尋常,這種植物就是竹。

海兔家族

2003-06-23

牠是一種神經很大條的生物,牠曾是巫術與魔法的象徵,牠還是「逐海藻而居」的遊牧民族,每年秋季在東北角的海蝕平台上,就可以看到牠們成群結隊的出現,到了六月以後,牠們又銷聲匿跡,這種很常見到,卻很少人知道的生物,有著一個可愛的名字「海兔」。

看守海蝕平台

2003-06-23

東北角海蝕平台,是地球百萬年的鑿刻,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印記,它所蘊藏的秘密等待有心人去探索,然而,海蝕平台開鑿成九孔池的爭議,20年來卻還沒解決。

搜索氣候密碼|馬雅文化消失的主因

2003-06-16

今年一月,一個業餘的美國考古學家吉爾,根據安第斯山脈冰河的冰雪核心,推測出馬雅文化消失的主因是歷時兩個世紀的乾旱。馬雅文化是世界古文明中唯一沒有在大河流域發展的文明,馬雅人靠著亞馬遜叢林豐沛的雨量,以適合潮濕多雨氣候的玉米為主食,沒想到,曾經自恃多雨遠離大河流域的叢林文明,卻因為穀物不生而日漸衰亡。馬雅文化曾經縱橫中美洲達十二個世紀,卻在氣候變遷的魔咒下從此銷聲匿跡。

尋找新好住家

2003-06-16

什麼樣的房子,算是好房子?究竟,怎樣才能住得健康又環保?建商、居民、研究者,將各自帶你尋找,他們心目中的“新好住家”…

生活的美好滋味

2003-06-09

宜蘭縣的社區觀光,是全台灣最蓬勃發展的地區,是員山鄉的阿蘭城社區卻反其道而行,阿蘭城擁有豐沛的水資源,具有發展觀光的雄厚潛力,為什麼在觀光之路煞車暫停....

回家作業|五年級生返鄉發展

2003-06-09

這是關於三個五年級,回家鄉生活的故事!就像其它離鄉背井的遊子一樣,曾經為了追求更好的機會,他們離開熟悉的家園,到外地謀求發展!當大多數人忍受鄉愁,在異鄉浮沉的時候,他們卻義無反顧回到故鄉謀生,是什麼原因讓他們選擇回家?回家之後,等待他們的,又是什麼樣的機會和挑戰?

溫泉的容顏

2003-06-09

苗栗縣泰安鄉的溫泉,從當地泰雅族人發現開始,經歷日治時代和國民政府兩個時代。過去,溫泉是族人泡澡及等候野生動物的天堂、也是日本警官泡湯高級的享受,現在則成了挑戰「2008觀光客倍增」的有力資源,引發生態環境遭受破壞的隱憂。

農業新文明

2003-06-02

在十四世紀初,西方開啟一個文藝復興的新時代,哥倫布、唐吉軻德、達文西成為當時的代表人物,以不同的方式走出黑暗的年代。在台灣的農業歷史中,正處在一個農業凋零的黑暗年代,但卻有一群人學著哥倫布等人的精神,努力開創台灣農藝復興的新時代。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