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島第 No name 集的相關文章
丹大林道之結|觀光?保育?部落生計?能不能找出共存之道
過去封山近十年的丹大林道,到2019年開放山友徒步入山,2022年開放動力兩輪入山,2023年則全面開放,不再做人車的管制;意味著只要有申請入山證者,你可以用你想要的方式進入到丹大林道。
廢爐的水難題:日本福島核災後的廢水排放入海如何進行?對台灣漁業又會有什麼影響? |福島 光與影系列01
日本福島核一廠內上千座桶槽,裝滿了12年來冷卻反應爐心的處理水,7月4日國際原子能總署宣布,同意日本將含氚處理水排放入海的計畫,今年夏天這些處理水即將排入海洋,會有哪些疑慮?對台灣又有什麼影響呢?
【里山系 三芝生態小方舟】之一:分你一點~蜂農與蜂鷹的互助共生
新北市三芝區,一座緊鄰連綿山丘的農場,農場主人一邊耕種、一邊養蜂,因為蜂怕農藥,田地做到有機,也因為尊重野生動物,以珍貴稀有的東方蜂鷹為保護標的,取得綠色保育標章認證。
開箱北埔新姜天水堂|北埔姜家家族與老屋的故事
新竹北埔姜家是客家族群中具有代表性的家族,姜家分成「老姜」家族和「新姜」家族,姜家在北埔留下許多老建築,日前新姜家族後代為老宅「新姜天水堂」申請文資保存,但是其他子孫對於老宅留還是不留,有不同意見...
遊蕩犬貓怎麼管|餵養,減少遊蕩動物的助力或阻力?
大多數餵養行為,都是出於不忍,但餵食也容易造成遊蕩犬聚集。林裕傑觀察,如果某個區域的餵養人,因為年紀或身體因素不再出現,原本逗留那個地方的狗就會散去,反之只要有人餵食的地方,就有很高機率會看到幼犬出生。
遊蕩犬貓怎麼管|遊蕩犬貓對野生動物造成哪些衝擊?
山林周邊的農墾地、河川地,甚至是鄰近都市的國家公園,都可以看到遊蕩犬貓出沒,牠們並非台灣的原生物種,如果在野外自由活動,會對野生動物形成很大的威脅,到底衝突該如何解決?
油到小琉球|2021.6.22 中油高雄大林外海油污事件
2021年6月22日凌晨,中油高雄大林煉油廠外海發生漏油意外,在風與海流的推波助瀾之下,油污漂到了屏東小琉球海域,讓小琉球海岸線染黑。 油汙如何進到小琉球? 中油煉製事業部大林煉油廠主任工程師劉進興說明漏油原因,表示近日海象惡劣,高雄大林煉油廠外海第二浮筒浮蛇管,受到外力劇烈扭動產生破裂,導致原油洩漏,初步判斷漏油少於25噸。 畫面提供/海保署 台灣咾咕嶼協會林佩瑜說,...
【島在現場】仁里遺址考古計畫|揭開北臺灣史前的跨海交流網絡
新北市貢寮區的仁里遺址,距離澳底國小僅五百公尺,鄰近仁和宮媽祖廟。這處遺址最早於1962年由學者盛清沂調查發現,1997年首次試掘,確認屬於十三行文化晚期的聚落遺跡,年代約在距今850至400年間。2025年再度展開考古計畫,希望藉由新一輪發掘,重建北台灣在史前與原史時期的歷史圖像。 仁里遺址位置與系統探坑分布圖。 資料來源/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 位於新北市貢寮區的仁里遺址...
光電板回收潮,台灣準備好了嗎?
丹娜絲颱風的強風來襲,吹掀不少太陽能光電板,產生大量光電板廢棄物,也加快了台灣光電板回收潮的出現時程,這些光電廢棄物可以回收嗎?怎麼做呢?我們現有的回收量和技術能有辦法解決嗎?
丹娜絲後續》從風工程角度來解讀水面光電板受損原因|ft.中華民國風工程學會常務理事朱佳仁|公視我們的島【聽專家怎麼說 】
丹娜絲颱風過後多日,帶來的強風教訓,到今日仍餘波盪漾。其中光電板和屋頂,到底能不能承受強風威脅?還需要哪些配套?根據內政部頒布的《建築物耐風設計規範及解說》,各地的耐風設計標準是如何制定出來的?這次丹娜絲颱風的風速,是否有超過耐風設計規範的設計風速呢?而目前國內關於太陽光電設施的耐風設計的依據是什麼?是否有涵蓋全部的光電設計形式? 這次受到風災損壞最為嚴重的光電設施,主要是水面型光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