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島第 No name 集的相關文章

失守的金門海岸線

2013-04-15

浯江口破壞溼地的道路工程,引發生態危機,也讓人驚覺,曾經封鎖的金門海岸線,在開放之後,面臨全面失守的危機…

野調好幫手-公民科學家

2013-04-15

許多人喜歡到戶外活動,來去之間,總會經過野生動物的家園,其實只要多花一些心思,就可以成為科學研究的好幫手,平凡人也能成就不平凡…

酸甜回春土滋味|台灣鳳梨好滋味

2013-04-15

佈滿尖刺的尾葉、粗糙的表皮,包覆的竟然是香氣四溢、酸甜均衡的細緻果肉。入春後的三月天,南台灣的鳳梨進入盛產期。在大武山下耕種了三代的鳳梨世家,正努力把土地的健康、慢慢種回來…

委屈了 行道樹|樹木在城市的真實生活

2013-04-08

住在都市的樹,有些被安插在道路兩旁,日子有苦難言。住在一兩公尺寬的小方格裡,根部像是裹了小腳,無法伸展,枝條伸長了,就要被砍。大多數人把它們當做城市裝飾品,卻忘了它們,是活生生的古老生命…

委屈了,行道樹|城市樹木的惡劣生存環境

2013-04-08

住在都市的樹,有些被安插在道路兩旁,日子有苦難言。住在一兩公尺寬的小方格裡,根部像是裹了小腳,無法伸展,枝條伸長了,就要被砍。大多數人把它們當做城市裝飾品,卻忘了它們,是活生生的古老生命…

樹困愁城

2013-04-08

來到板橋江翠國中,網球場的圍籬已遭拆除棄置在中央,周邊有五棵樹木被裁去枝幹,準備移植,因為這裡即將要花費兩億多元,興建游泳池和地下停車場…

櫻花狂戀

2013-04-08

櫻花熱,讓賞櫻成為台灣全民運動,也讓各地瘋狂搶種櫻花。但是這股熱潮太過氾濫,已經形成生態危害,讓賞櫻美事成為憾事。也許該是重新思考,在狂戀櫻花背後,一個全面性保育與文化的思考...

黑琵新家要開路|都市開發影響棲地生態

2013-04-01

茄萣濕地,觀察黑面琵鷺的新亮點,2013年1月普查發現,全世界數量2,725隻,台灣就有1,604隻,而茄萣濕地一個小小池塘,更聚集了154隻。長期觀察黑面琵鷺的王徵吉認為,這裡是很好的棲地,而且距離近容易觀察。但是高雄市政府現在卻準備,要在這裡開路,黑面琵鷺的棲地,岌岌可危…

垃圾山大改造|從城市毒瘤到河畔綠地的變身行動

2013-04-01

內湖垃圾山,被形容是城市毒瘤,歷史因素造就了它,城市發展也改變了它,從堆置到清除,垃圾山開始進行大改造…

草、木、人 尋和諧

2013-04-01

如果把茶字拆開來看,它是草、人、木的組合,但是現在我們所喝的茶,大都來自把雜草清光的慣行茶園。南投縣仁愛鄉,兩位資深茶農,反倒是把雜草當成茶樹的好朋友,重建草、木、人的奧妙關係。

當華光散盡:夷平式的居住正義?

2013-03-25

中正紀念堂旁,一處看似雜亂的違章建築,零落中有其秩序,和周遭大樓相比,華光地區的存在,顯得格格不入。走在巷弄間,很難想像,它身處繁華的台北市中心,瞭解它背後的故事和歷史脈絡後,才發現,華光社區擁有的,是台北市發展史的縮影,也是城鄉移民史的見證,隨著法務部強制拆除地上物,九月底要淨空交給財政部國有財產署,違建戶持續抗爭,華光社區的故事,會怎樣說下去?

土地公的本事

2013-03-25

懷抱重現福爾摩沙蠻荒森林的憧憬,服務於科技業的戴良彬,兩年前買下嘉義縣中埔鄉東興村16公頃的檳榔園,他想找回一個夢,關於童年記憶的夢,「最原始的初衷,就是想要追溯我童年時期,到處綠油油、水汪汪、蟲鳴鳥叫、魚蝦滿布的印象。」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