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島第 No name 集的相關文章

紅樹林悲喜|芳苑濕地、香山濕地的漫長拉鋸戰

2013-05-27

有一群強悍至極的植物,站在河海交界之處,彷彿河流的雙唇,開闔之間吐納生命,打造豐富的生命樂園。師大生命科學系名譽教授黃生,喜歡把紅樹林比喻成大地之唇。河口就有兩片上下唇,都是淤泥的河口怎麼保護?大自然賞賜我們一種可以在淤泥裡著根固定的樹種,叫做紅樹林,多偉大的天作之合!

我的水草世界|有情的水生植物

2013-05-27

水草世界變化萬千,它們有的濱水而居;有的像居士般沉水神隱;或者如睡美人靜靜躺在水面上;也可能像遊人,居無定所;有些則擁有文人風骨,傲然挺水而出;更厲害的是兩棲部隊,水中、陸地都能生長,光是辨識台灣三百多種水生植物,就是門大學問,吳聲昱卻投入水草復育工作,長達三十年…

珍重埤塘|桃園埤塘的困境

2013-05-20

今年春雨遲遲未來,到了三月,全台各地水情拉警報,從北到南都傳出缺水警訊,其中又以石門水庫供水區,最為嚴峻,農業用水提早實施打折供水。其實,桃園擁有全台灣最獨特的埤塘地景,猶如千百個平地水庫,可供調蓄之用,它的總蓄水量達到石門水庫的五分之一,但埤塘的重要性,究竟有沒有被看見…

自然好滋味

2013-05-20

越來越多人,選擇投身務農行列,不過想要不使用農藥、不添加肥料,光靠大自然,有沒有辦法讓作物順利生長呢?有一群農夫,推動秀明自然農法,相信土地有自癒能力,生產出健康自然的食物,讓人類健康,也讓土地健康…

源水污染地圖

2013-05-20

今年三月,石門水庫蓄水量創下有史以來新低,五月初雖然蓄水量回升,缺水警報暫時解除,但是集水區的沉痾,並未消失。我們的島與在地環保人士從大漢溪上游,一路來到石門水庫與下游鳶山堰,直擊山坡地各種不當開發,以及工廠廢水直接污染水源的亂象…

觀新藻礁

2013-05-06

曾經,桃園有27公里的藻礁地形,凹凹凸凸的孔隙,住著螃蟹、螺貝類、軟體動物、小魚小蝦....,是繽紛的生態大舞台。如今,在污水摧殘下,只剩下觀音、新屋三、四公里的藻礁,茍延殘喘存活著,觀新藻礁,需要你我關心…

陪著耕牛作藝術

2013-05-06

水牛在土地上,犁出長長的線條,綿延數千年的牛耕文化。當代藝術家李春信,飼養四頭耕牛,他希望保存傳統耕牛文化,也創作出不同的犁耕藝術…

外環道的迷思|新竹關西外環道開路爭議

2013-04-29

2012年8月26日,一向純樸安靜的關西鎮,響起了陣陣汽笛、鑼鼓和口號聲。三、四百人的遊行隊伍,人數不多,不過氣勢不小,無論男女老幼,大家精神飽滿、神采奕奕。這是因為,參加遊行的關西居民,不希望新竹縣政府沿著關西的母親之河-鳳山溪,興建一條長3.4公里、寬30米的外環道路。遊行隊伍走到關西國小前,大家停下來往下望,耳邊蟬聲大鳴、眼前一片稻浪,這裡是關西的穀倉,也是未來可能會興建外環道路的鳳山溪河谷平原…

五層樓仔傳奇|修復台南林百貨

2013-04-29

台南市街區,散佈著充滿時代記憶的歷史建築,一座全台唯一的日治時期百貨大樓,林百貨。歷經三年多的修復工程,即將以獨一無二的面容,再次與城市歷史接軌…

天公伯的攤子位

2013-04-29

從都市到田園,陳文輝夫婦,在台東多良村塔羅塔羅山上,實現自然農耕的夢想,人生角色的轉換,讓他們有機會體會到大自然的感動,簡單樸質的生活哲學,讓人重新省思土地的價值…

文化資產乾硬化|吉哈拉艾和五溝水的水泥工程

2013-04-22

有文化資產的身分,就有相對的保護機制嗎?不一定!像五溝水,一個台灣南部重要的客家傳統聚落,或是位於花蓮富里的吉哈拉艾,這個阿美族農村,同樣都遇到了,硬體工程建設即將帶來的考驗…

B咖教授的實驗餐廳

2013-04-22

東華大學教授宋秉明,被學生封為B咖教授,他笑著說:「我覺得很好啊!」,開餐廳以來,最有成就感的就是行銷B級品。開餐廳怎麼跟教育扯上邊,另類的實驗計畫,在校園裡悄悄展開…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