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島第 No name 集的相關文章

鶯歌不見窯

2013-03-25

新北市鶯歌區,早期以窯業發跡,頂盛時期,全區聳立300多根煙囪,連結到各式陶窯。然而,隨著現今發展變遷,窯業衰退,煙囪倒下,古窯消失,讓一個傳統窯鎮,走入鶯歌不見窯的時代…

節目正式播出,目前已經邁入第十個年頭,「我們的島」是公共電視開播以來歷史最久的新聞性節目,也是目前台灣媒體中,少數以環境生態為報導主題的新聞性節目。

1998年11月1日「我們的島」

2013-03-20

節目正式播出,目前已經邁入第十個年頭,「我們的島」是公共電視開播以來歷史最久的新聞性節目,也是目前台灣媒體中,少數以環境生態為報導主題的新聞性節目。從開播以來,「我們的島」就一直以守護台灣環境、監督環境政策、彰顯環境正義以及尋找環境出路為節目理念。十年來,我們忠實記錄台灣的環境現況,嘗試為受傷的大地找尋希望,島上最美的、最醜的、最令人感動的、最令人傷心的環境影像,我們都曾經真實的呈現觀眾眼前,...

食物廢物一線間

2013-03-18

高台上的各式餐點,是人們口中的饗宴。人類吃不完的料理,是豬仔們眼中的大餐。盛產季節,菜價大跌,成熟的蔬菜,根本沒有上架的機會。平平是食物,一樣都可以餵養眾生,為什麼有些是美食?有些卻成為人們不屑一顧的廢棄物?

彩虹農場

2013-03-18

聖經中提到,神向人們說:「我把虹放在雲彩中,這就可做我與地立約的記號…水不再氾濫、毀壞一切有血肉的物,虹必現在雲彩中。」

田荒農慌上凱道

2013-03-18

當農地不斷被徵收,農民失去家園,更多農村問題一再發生,農陣邀集農民上凱道,要政府給個交代。今年二月,農陣在凱道舉辦糧食主權人民論壇,國內農民、國際農友齊聚,訴說田荒農慌的悲苦…

arrow

2013-03-17

【核電爭議】非核不可?|台灣不適合發展核電的理由

2013-03-11

每年冬天,烏魚游過雙溪河口來到這裡,養活世世代代的新北貢寮漁民。1980年,行政院宣佈要在貢寮興建核四廠,引發居民抗爭,因為核二廠興建之後,排水口附近,出現了秘雕魚。

【核電爭議】309廢核遊行實錄|遊行人數史上破紀錄

2013-03-11

一波波人群,不斷走上街,彷彿沒有盡頭的人龍,309全台廢核大遊行,創造反核運動的高峰,也寫下公民運動的歷史…當「我是人‧我反核」的口號,響徹島嶼天空,為何核災讓人心不安?為何人民期待非核家園的到來?

風能神話|化風為電的待解難題

2013-03-04

當台灣99%能源仰賴進口,核能充滿安全疑慮,發展再生能源,無疑是未來方向。十多年來,政府努力推動再生能源,2012年更提出千架海陸風機的計畫,當中的陸域風機,希望能從目前的330座提升到450座,但近期陸域大型風機的設置卻不再受歡迎,究竟該如何做,才能創造屬於台灣的風能神話…

當古蹟遇上都更|當容積獎勵的美意成為建商利益

2013-03-04

在碧潭吊橋東岸,靠近新店捷運站的一個都更案,將要移動芒果老樹,掀起一場熱烈的護樹行動,然而這個計畫將要移動的不只老樹,還有碧潭吊橋的橋墩,2012年7月,拆橋危機浮現。當城市急著向前走,當文化景觀遇上都更,充滿共同記憶的歷史建物,是否只能默默讓步?

台南鐵路Don't 移|鐵路地下化東移

2013-03-04

切割台南市區都市發展的鐵路,終於要地下化了。這是居民期待二十多年的政策,但2012年的秋天開始,鐵軌旁,卻悄悄地掛起了無數的抗爭布條…

遷徙-紅蟹的黎明

2013-02-25

在印度洋有一座島嶼,直到1888年,才有人定居,這座島嶼,其實不是只屬於人,牠們,才是這裡的主人,跋山涉水、賭上性命,一年一度的大遷徙,只為了讓族群延續下去… 下雨過後,森林中充滿水氣,紅地蟹從森林底層的洞裡,探出頭來,準備覓食;落葉、果實都是牠們愛吃的食物,一片樹葉、一朵棋盤腳的花,都品嚐的津津有味,這時的紅地蟹,正準備展開一場重要的生命旅程。 劉烘昌博士研究陸蟹生態,已經二十年,...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