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No name」相關報導
漂流木的旅行|它們如何從山上流落到海邊?
如果樹木是山林的守護神,那麼失去生命的漂流木,是否是用殘留的身軀,表達對人類迫害的控訴,颱風過後,大海成了貯木池,海岸成了「木頭沙灘」,港口因而封閉,漁民停止漁撈…為了追查這麼多漂流木從何而來,我們逆流而上,來到大安溪上游的台中縣和平鄉達觀村,整條溪流裡煙霧繚繞,處處可見火燒漂流木的場景,數不清的巨木堵住了河流出口、橋墩及攔砂壩,一場無限延燒的漂流木災難正在上演,看守台灣小組在大雨來臨之前,登入大雪山林場,尋找巨木來源的答案,也終於知道了這些原本住在山林的樹木如何長途跋涉下山,展開一場奇異的旅程。
【珊瑚保育】黃水橫流|泥沙覆蓋珊瑚危機
風特別多又特別怪,從台灣頭到台灣尾,很少縣市能倖免於難,四處橫流的黃泥,不只創下破記錄的災情,也讓看不見的海底生態,付出慘痛的代價,看守台灣小組在颱風過後,潛入南台灣墾丁及東北角海域,結果驚訝的發現,這一北一南兩大珊瑚精華區,正面臨前所未見的「泥禍」,人為的禍害,從山林延燒到海洋,即使藍色水晶般的伊甸園已成為一片黃海,海裡的住民仍默默承受著人類所給予的一切,風災過後的大自然,就像是一個被遺漏的災區。
污泥中的蓮花|桃園觀音鄉民復育飽受污染的土地
電視上出現拉著白布條,抗議垃圾場設立的畫面,對台灣人來講並不陌生,沒有人喜歡有垃圾場當鄰居,對抗議長達八年的桃園縣觀音鄉民來講,這條路實在漫長。觀音海岸過去被砂石業者盜採砂石,挖了一個又一個的大坑洞,諷刺的是,廢棄物清理業者相中這裡,偷偷傾倒廢棄物,將一個個坑洞逐漸填平,土地被污染了,鄉民開始有危機意識,在海邊築起工寮,一年365天全年無休,輪班看守家園,這幾年下來卻無法挽救家園免於被垃圾吞噬,...
故鄉的顏色|用自然素材開一間染坊
檳榔子、地瓜葉、龍眼、荔枝、相思樹...這些中寮常見植物,竟然成了中寮植物染工作坊六位媽媽的染料。大地給的顏色,讓媽媽們開起染坊,為中寮粧點多采多姿的色彩。她們說地震前,生活是黑白的,每天不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就是孩子與孩子的爸;地震後生活反而是彩色的,因為待在染坊,每次染出來不一樣的顏色,總是充滿了驚奇與喜悅。這六位婦女,最年長的63歲,最年輕的22歲,穿針引線認真的表情,其實充滿克服生活環境與現實壓力的勇氣與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