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No name」相關報導
失憶的水鄉澤國|潭美颱風水患的都市防災
高雄原本埤塘遍布,但隨著都市開發,埤塘逐漸被填平利用。潭美颱風來襲,讓高雄地區一夜之間變成水鄉澤國。在證實都市的排水系統無法保證不發生水患之後,重新思考過去的治水防洪觀念,恢復埤塘的滯洪功能,減低水患災害,將是未來思考的方向...
看不見的城市|被忽視的淡水河污染
故事從2001年6月的三腳渡開始,這裡是基隆河上唯一還在運作的渡船頭,昔日渡人今日都已年近花甲,今年老人們破天荒決定組一隻龍船隊參加台北國際龍舟比賽,他們究竟會不會獲勝呢?在幾乎同一時間,大台北地區的污水處理系統,因為一條重要管線破裂,必須停止運作兩星期,進入管線修復,這段期間大台北地區所有已經接管的污水,都必須繞過正常的系統,直接排入淡水河,稱為繞流作業。每天132萬噸的污水,在此期間都必須從一個放流口直接注入河川。
熱島‧台北|市中心與郊區溫差最大的城市
和過去相比,台北明顯熱了許多。2001年6月29日,太平洋高壓籠罩台灣,冷氣房裡的台北人打開電視一看,發現氣溫高達37.8度,拿下全國第一。當台灣溫度偏高時,台北市氣溫可以比其他城市高三到五度。
關渡的滄海桑田|逐漸陸化的自然濕地
台灣最北的大沼澤,守護著遷徙的候鳥,也守護著台北盆地,又稱洪水平原,像一塊大海棉一般,是洪水宣洩的緩衝區,這塊肥沃的平原,至今仍是關渡人耕作的良田,隨著時代變遷,現在只能從少許的蓮花田,來見證關渡今昔的歷史。
【看守台灣】失落的海蝕平台|八斗子要蓋海水泳池?
八斗子的海蝕平台,2001年5月正式被基隆市政府劃為海水游泳池預定地,消息一出,立刻引發爭議。 八斗子早期原是一個離岸的小島,1937年蓋火力發電廠,到了70年代,垃圾掩埋場及八斗子漁港陸續動工,就此,整個八斗子的美麗海岸幾乎耗損殆盡。當政府看到興建游泳池的利益,卻看不到保存天然海蝕平台的重要性時,這塊僅存的自然瑰寶,是否有機會逃脫開發的怪手?
【生態工法】美的困境|河防安全與生態保育的拉鋸戰
雖然各界對生態工法都相當認同,但是落實到實際的工程施工上卻是有相當大的落差,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些落差,本集從工程面、制度面、執行面實際了解現在河川生態工法所面臨的種種困境。
水上森林|紅樹林生態系
河流與海洋交會的潮間帶,由於海水的浪潮力量小,潮汐漲退相當緩和,河流一路挾帶而下的沙泥及腐植質便會逐漸沈澱下來,形成適合紅樹林生長的環境。漲潮時,紅樹林下半部的莖幹枝葉會浸泡在海水當中,而露出水面的樹林部分,看起來像是生長在水上的森林。 那為什麼紅樹林叫「紅」樹林,外觀卻是綠色的呢?台北市野鳥學會理事林金雄說,紅樹科的樹皮含有單寧,若把它撥開,接觸空氣,它就會變紅,便會產生紅色的汁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