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屏東教師會的朱玉璽老師來到後灣,這裡由於不是著名的觀光景點,因此保有靜謐的空間。放眼望去都是焦黑的沙土,尚未看到陸蟹就為原本淨白的砂粒燒得焦黑感到十分心疼。
根據墾丁管理處副處長李登志的說法,這裡的用地屬於遊憩用地,但是地主遲遲未有開發動作,讓這裡形成天然的雜木環境,自然吸引昆蟲動物的進駐,而地主以申請除草的名義,卻大面積的進行整地動作,規避整地必須要經過環評的作業流程,讓陸蟹面臨到存亡的危機,墾管處已就其違法事項,請屏東縣政府予以開罰,但是傷害已然造成。
這個事件正也突顯出長期以來墾管處缺少整體生態調查的研究,受限於經費與人力的問題,墾管處從民國七十四年一月設立至今,已經過了二十三個年頭,卻只做過兩次通盤檢討,整體調查的研究案更是少之又少,但是時空移轉,墾丁的生態環境和當年不盡相同,中央政府也該正視這樣的問題,減少開發的預算,增加保育的預算。
而墾丁地區長年來都面臨大量觀光人潮湧入的問題,卻沒有去思考環境如何容納這麼多的遊客數量,加上中央所推行的觀光客倍增計畫,更是推波助瀾往觀光面走去,在這大計劃底下只看到如何提升硬體建設、如何增加觀光人數、卻沒有看到對於環境的反省,如何規劃遊憩環境人數的上限?在多少觀光人次之後,應該讓土地有休養生息的空間,面對政府長期忽視保育政策之下,墾丁的問題只不過是冰山的一角,或許也該是我們學習如何『放過』環境的時候了。
準備離開墾丁的時候,一部部的遊覽車正準備進入墾丁,原來是一年一度春吶的活動又要到來,在這幾天,小鎮即將湧入上萬的人次,也因為如此,民宿是一間又一間的開,攤販是一攤接一攤,走在小鎮的街道上,雖然熱鬧繁華,但放眼望去都是異國情調,在觀光的風潮下,墾丁似乎失去了自己,未來墾丁要如何找回自己呢?而國家公園在這裡面又是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