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海洋台灣

採訪/撰稿 楊蕙萍
攝影/剪輯 陳志昌

因外電版權限制,此影片未上傳。

屬於夏天的七月,讓人不免聯想陽光、沙灘、空氣和水。台灣四周被海水圍繞,但對於海洋,我們總是比陸地知道得少。 海洋,一直是陸地邊陲的地位,也讓人們存在著深不可測、遙不可及的印象。人們為什麼喜歡鯨豚?「可愛」能不能決定生物的生命?跟著台灣少數關懷海洋事務的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學員,我們試圖尋找人與海洋與生物之間的關係,了解海洋,也了解這個長期存在卻總被遺忘的領域。

陳惠芳,是黑潮基金會的志工,也是今天賞鯨船的解說員,在花蓮海域裡來來回回航行了八年,每到了夏天,她用著她的觀察和經驗,迎接一批批踏浪而來的旅客,在短短三小時的航程中,陳惠芳扮演的是引導遊客欣賞海豚,行旅於花蓮的海岸線,親近海洋的角色,於是走動式的解說方式便於讓她看的更遠、視野更廣,然而如何適應船隻航行的能力,卻是台北長大的她,在解說員訓練過程中遭遇最大的難題。

今天船上除了旅客,還有三十幾位是參加黑潮基金會的海洋種子海洋工作隊培訓志工,他們跟八年前的陳惠芳一樣,帶著解開海洋的謎團而來。

台灣位在全世界最大的大陸棚邊緣,東台灣面對花東海盆平均深度達六千公尺的海溝,西岸台灣海峽平均深度六十公尺,是海槽地形,黑潮西南季風吹送流及大陸沿岸流等三股洋流在台灣海域交互作用,讓台灣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出現在台灣海域的鯨豚種類更高居全球3/8以上,也是鯨豚基礎研究最佳的場所。

余欣怡2000年跟隨台大鯨豚研究室團隊,開始進行台灣海域的鯨豚研究,為了更貼近觀察這群海洋生物,她和石梯港的賞鯨船東合作,以擔任解說員的方式跟隨賞鯨船出海。

綁著頭巾,一身曬著發亮的余欣怡,站上賞鯨船頭,瞭望海豚的蹤影,如同鏢旗魚的漁民,期待每次的航行,而每次出海就是一種挑戰。余欣怡將拍攝好的照片,逐一輸入電腦,這是一項艱鉅的工程,目前資料庫裡已經累積一千多筆海豚的背鰭照片。



回到研究室的余欣怡第一件事,就是把收錄到的海豚的聲音一一歸檔。海豚長期生活在水中,因為光線在水中被吸收速度較快,導致視線不佳。而聲波在水中較容易傳遞,因此海豚從陸地哺乳類演化到水生哺乳類時,聲音成了她們探究世界的重要媒介,海豚透過回聲定位辨別物體。

花蓮市以南,過花蓮大橋沿11號海岸公路南行,進入花東海岸山脈面海東側,這是交通部所屬東海岸風景特定區。在消波塊包圍的地方是鹽寮漁港。實地行走,是讓這些海洋培訓志工理解台灣海域的方式,也是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成立的目的之一,也是讓遊客了解海洋的另一種方式。



每個人對於海洋有不同的經驗,有人實際接觸,有人則透過文學引導,廖鴻基除了一手創辦黑潮文化基金會,同時自己也加入討海的工作,他用觀察和漁夫實際的體驗,寫下了一本本關於海洋的文學著作。

台灣四周環海,而我們卻很少思考海洋子民的角色,走進海洋,聽海的聲音,夏天的腳步愈近,島嶼台灣的子民將用何種態度迎接?



數不清前後一共造訪花蓮幾次,但總記得其中會有幾次是因為夏天的腳步,為了避暑和鯨豚有了近距離接觸,賞鯨出海看著傳說中的瓶鼻海豚,「一賭為快」讓夏天的花蓮遊客如織。今年夏天,跟著台大鯨豚研究室的余欣怡,了解海豚的聲音習性行為,這些在國外行之有年的研究,在台灣卻是先驅性研究,這群研究人員克服自己的體能極限與暈船考驗, 只為了讓後人多了解台灣海域的鯨豚一些。海豚在她的眼中不只是明星動物,而是從另一種探索台灣的方式。

集數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