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觀音區」相關文章
回收再利用|廢電腦的旅行
2007-08-31
電腦的發明也不過是幾十年的光景,但是它對我們生活的影響力,相信沒有其他的物品能出其右,我們對於電腦的依附程度越來越重,相對的,所產生出廢棄電腦的數量也是不容小覷,從過去只注重科技的發展,到現在慢慢對環境的覺醒,我們開始省思,這些廢棄電腦都去了哪裡呢?
風起的日子|風力發電的前景
2004-12-27
70年代末期的石油危機,讓許多國家重新檢討自己的能源政策,歐美國家像是丹麥、德國,從80年代積極投入風力發電的開發,不到20年的時間,風力發電就已經有令人驚艷的成績,也已經達到開發的規模效益。同樣屬於仰賴能源進口的國家,台灣從今年年底開始,將有一連串大規模的風力發電開發計畫。未來,像國外一樣,一眼望去整片風車轉動的景觀,將指日可待。
污泥中的蓮花|桃園觀音鄉民復育飽受污染的土地
2001-10-29
電視上出現拉著白布條,抗議垃圾場設立的畫面,對台灣人來講並不陌生,沒有人喜歡有垃圾場當鄰居,對抗議長達八年的桃園縣觀音鄉民來講,這條路實在漫長。觀音海岸過去被砂石業者盜採砂石,挖了一個又一個的大坑洞,諷刺的是,廢棄物清理業者相中這裡,偷偷傾倒廢棄物,將一個個坑洞逐漸填平,土地被污染了,鄉民開始有危機意識,在海邊築起工寮,一年365天全年無休,輪班看守家園,這幾年下來卻無法挽救家園免於被垃圾吞噬,...
致命的海洋|布拉格號漏油事件
1998-12-27
1977年,科威特籍油輪布拉格號擱淺在基隆嶼外海,三萬噸的原油隨著東北季風漂浮在臺灣北部海岸,造成了臺灣光復以來最嚴重的原油汙染事件,好幾百艘漁船卡在厚厚的油汙間動彈不得,而海洋生物更是急速地大量死亡。 隨著時間漸遠,臺灣海洋的惡夢卻沒有消失。二十年來以開發為思考的政策,讓島民對大海不斷地傾倒廢水,來自陸地的廢水,開啟了另一場海洋生態的浩劫。 桃園縣觀音工業區成立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