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綠色長城

採訪 陳佳珣
攝影 陳添寶 葉鎮中

桃園觀音鄉草漯村長說:「以前這邊防風林有一公里寬,現在剩這邊一點點,那邊一點點,以前可以種稻子,現在田都無法耕種了。」桃台灣海岸廣植防風林,綿密的防風林帶處處可見,今日觀音海岸防風林的消失,不是單一的現象,我們實地走訪各地,了解海岸防風林面臨的危機?如果少了這道綠色屏障,我們失去的會是多少?

桃園海岸原本有一條號稱綠色長城的海岸防風林,因為人為的開發,現在只剩下零星散佈,無法發揮防風林防風定沙及防鹽霧的功能,土地漸漸廢耕、無法生產,陸陸續續被化為工業區。

由於台灣位在季風帶,在冬天強勁的東北季風吹襲下,風害、沙害與鹽害,不斷威脅沿海的聚落,所以從日據時代到現在,政府都在致力於防風林的栽植,攔阻海風夾帶的風沙與鹽份,這些帶狀的防風林一旦損毀或減少。對沿海的居民及產業會有嚴重的影響。

台灣海岸廣植防風林,綿密的防風林帶處處可見,現有防風林八千多公頃,今日觀音海岸防風林的消失,不是單一的現象,除了一些自然的因素造成防風林減少,人為的開發,更直接或間接關係著防風林的存亡。

防風林的管理,目前多半是委託地方政府代管,違法使用的情形也時有所見,例如魚塭、墓地、觀光遊憩用途等。居民違法的使用是偷偷的蠶食,政府大規模開發行為更是合法的鯨吞許多沿海的防風林,就因為工業區開發道路拓寬,興建焚化爐及垃圾場而解編。

在2001年經發會的共識中,更認為台灣保安林的管制過嚴,限制了經濟的發展。2001年底,在經濟掛帥的氣焰中,林務局只好遵從部分民意,放寬了保安林解編的標準,但是在這一波波退化的政策變革中,受害的不只是防風林,更是台灣沿海弱勢居民的生活品質及未來的發展。

集數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