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容是中壢市興國國小六年級的學生,今天她跟班上其他同學一起來到了中海拔的拉拉山,他們要在這裡上一堂很不一樣的自然課。
別上標示土石流、野兔、植物、人類等等的牌子,等一下要開始進行模擬自然生態系的食物鏈遊戲,野兔可以吃植物,土石流可以搶走人類,這是興國國小的曾壬谷老師所設計的遊戲,希望小朋友可以透著角色扮演,了解生態系的運作。
曾老師的遊戲還不止於此,像是戴上眼罩用其他的感官去領會大自然,或是擁抱大樹,感受樹木所傳來的厚實溫暖。在每一個遊戲的背後,都充滿著曾老師期盼讓孩子接近自然的用心。曾老師會有這樣的想法產生,是有一次在中央大學遇到該校的研究生,在聊天當中,發現這位研究生對校園內植物一無所知,曾老師大感震驚,覺得台灣的自然教育出了問題,決定從己身開始,在校內推行環境教育。
回到校園,曾老師結合校內環境,利用電腦上的資料庫,讓學生當個植物偵探,靠著電腦上的線索,在學校內找出答案。種種的教案規畫,曾老師都設計了學習單,供學生填寫,訓練他們描述的能力;另一方面,也給予同學自由發揮的空間,由學生自己找題目,尋找相關資料,對大家進行主題解說。
輕鬆的帶領方式,讓孩子樂於接近自然,曾老師認為用潛移默化的方式讓孩子建立自然情操,日後就可能化成行動。
場景來到台中東海大學,生物科學系四年級的學生林郁,在即將畢業的這一年,和班上的四位同學,自發性的想做點不一樣的事。他們配合地球日活動,向學校附近的商家推廣環保餐具、舉辦座談、播放環境紀錄片、到筏子溪淨溪等等。在東海大學教公民課的王崇名老師,聽到他們的構想後非常支持,邀請林郁到課堂上對學弟妹宣傳理念,也希望林郁帶著學弟妹一起去實踐環境運動。
在淨溪活動前,林郁和同學還邀請生態專家對同學解說筏子溪的現況,原本筏子溪是台中市重要的賞鳥地點,但是在缺乏專責管理之下,成為非法堆置垃圾的場所,到處可以看到廢棄的大型家具、喝剩的酒瓶、丟棄的塑膠袋的景象。
這兩所學校的故事,一個是大學生自發性的省思可以對環境做些什麼?一個是小學老師精心設計教案讓小朋友接近自然,不同的校園卻擁有同樣關懷環境的心意,他們都是小小的綠色音符,正為地球譜出美好的協奏曲。
側記
在採訪東海大學的淨溪活動時,印象很深的是訪問正在拔草的郭貞妙,她是東海社會系二年級的學生,她拔著拔著,突然冒出了一句『有沒有什麼可以幫得上忙的事,我突然好想為台灣社會做點事喔!』 當下聽到這句話覺得很感動,在全台灣都在為政治問題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這一群可愛學生的故事,讓我覺得台灣的未來還是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