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在人間】籠中餘生|帶傷的台灣黑熊能否重返山林?

採訪/撰稿 陳寧
攝影 葉鎮中 顏子惟,剪輯 葉鎮中

保育觀念尚未普及的年代,曾有不少民眾私自飼養野生動物,黑熊也是其中之一。因為遭到查緝,或是黑熊漸漸長大後,民眾照顧不來,只好向保育單位尋求協助。這些不幸落入人間的黑熊,如何度過餘生?在有限的圈養環境,如何改善牠們的身心健康?

2018年7月,一隻在花蓮南安瀑布和母熊走散的小黑熊,引發社會高度關注,經過專業團隊九個月的細心照養與野化訓練,2019年4月,牠帶著眾人的祝福,重返山林。但是過去二十多年來,有更多的黑熊,因為人類的一己之私,從此遠離自然。

南安小熊重返山林。畫面提供/林務局


1993年,國家公園警察隊在雪山地區,查獲一隻被獵人捕獲,只剩三隻腳的小黑熊,大約只有六個月大,從此成為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所收容的第一隻熊,研究人員將牠命名為「小熊」。

1996年,「小熊」從特生中心位於南投集集的總部,被送往空間更開闊、人為干擾也較少的台中烏石坑低海拔試驗站。接下來的二十年間,這裡繼續迎來幾位新住客。年紀最大的母熊元元,今年已經三十六歲。來自經營不善而關閉的私人動物園,因為骨刺壓迫神經,已經不良於行。牠的牙齒也不太好,照養員會特別把食物切成小丁塊,方便食用。

年輕的公熊阿里,也是不幸落入獵人手中,斷了四隻腳趾,六個月大時,由研究人員帶至特生中心收容,或許是曾經被獵人傷害的經驗,留下陰影,阿里對人類的戒心十分重。

根據推估,野生的台灣黑熊族群大約只有兩百到六百隻,研究不易。二十多年來,這些黑熊讓研究人員有機會近距離了解牠們的生活史與生態習性,也有過幾次成功繁衍後代的紀錄,累積了珍貴的研究資料。

在野外,黑熊的活動範圍可以廣達上百平方公里。在圈養環境中,即使有專人照養,不愁食物來源,仍比不上無邊無際的山林,黑熊漸漸出現了刻板行為。

阿里的右腿上,就有著一道因為自殘,長年無法癒合的傷口。研究人員費盡心思,希望在有限的空間與資源下,努力提升黑熊的動物福祉。照養員除了想辦法把食物藏在籠舍中,增加黑熊覓食的時間,還有志工為黑熊做玩具。吊床、藏食物的袋子,都是靠著志工的巧手和巧思來完成。

特生中心的獸醫師,會定期為黑熊進行健康檢查,這時候就必須使用吹箭來為熊進行麻醉。吹箭的射程,大約是十到十五公尺左右,讓人和熊可以保持安全距離,這個動作對熊來說,會產生極大的恐懼和心理壓力。

熊的記憶力非常好,牠們對吹箭的恐懼,增加了麻醉的難度,拉長作業時間,也不容易精準控制劑量。有沒有可能,讓熊自願來打針?2017年開始,特生中心嘗試引入動物行為訓練,為每隻黑熊量身打造訓練課表,除了增加新的刺激,減輕刻板行為,還有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讓黑熊不再害怕看醫生。

這套訓練動作,是為了讓熊接受打針。配合籠舍的位置,引導熊將肩膀或大腿,貼上籠子邊緣,工作人員先從用手指碰觸開始,接著一步步進展到用真實的針頭注射。

負責為黑熊量身打造訓練課表的謝明穎,曾經擔任過海豚、海牛的訓練師,也開設門診為民眾解決寵物貓狗的異常行為。以正向的鼓勵,引導動物的行為,找出人和動物能融洽相處的方式,是她的專長。

2019年3月,台北市立動物園的獸醫團隊,來到特生中心,準備為黑熊治療牙齒,這天也是展現訓練成果的時刻。這次最先進行治療的就是「小熊」,從牠嘴裡拔下來的牙齒,有些已經化膿,有些蛀出黑洞。

黑熊一共有四十二顆牙,這次小熊一共拔了八顆牙。口腔中的細菌,很可能會隨著牙齒和牙齦間的縫隙,經由血液循環進到其他器官,如果不快點拔除蛀牙,可能引發更嚴重的感染,危害熊的健康。

經過將近兩年的訓練,黑熊們不再懼怕打針看醫生,自殘等刻板行為的頻率也明顯降低。原本對人高度警戒的阿里,現在可以配合訓練師指示,張開嘴讓他刷牙。

特生中心期望,謝明穎不只訓練熊,也訓練工作人員,即使她無法天天上山,工作人員也可以每天和熊進行互動,改善黑熊的身心狀況。

即使身上帶著創傷,籠中的黑熊,如今邁向更健康的生活,繼續用牠們的生命,訴說著這段人與熊交會的故事。

集數
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