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子惟

海味小學食魚趣|讓孩子從吃魚中認識海洋

2019-01-28

位在宜蘭縣蘇澳的岳明國小,不但離海洋很近,教學理念也很親海,校方鼓勵小朋友學習駕船,實地體驗海洋的浩瀚。校長黃建榮表示:「讓孩子在生活中了解風險,比完全隔絕在風險之外,更重要。」身在教室也能認識大海,動動手、動動嘴,一口一口品嘗海洋的滋味。 產學合作推出好魚慢食課程 你知道嗎?國小學童的營養午餐,雖然有魚,但是都沒有刺。另外,許多爸爸媽媽擔心小孩被魚刺刺到,會把魚刺挑乾淨,...

年年有蟹|避免過度捕撈萬里蟹

2019-01-28

北海岸的金山、石門、萬裡區域,長期以來是台灣捕蟹產業的重鎮,產量佔據全台八成以上,新北市政府將在台灣西北海域捕獲花蟹、三點蟹、石蟳,包裝成萬裡蟹品牌,希望挽救一度沉寂的捕蟹產業。 畫面提供新北市漁業及漁港事業管理處 萬裡蟹主要販賣點,位於鄰近西北漁場的富基、野柳與龜吼三個漁港,即使非假日,市集也熱鬧熱鬧。市場反應熱,產業蓬勃發展,但如果一直抓一直吃,就怕步上黑鮪魚或曼波魚的後塵。...

手作淡蘭|全台第一條手工製作的步道

2019-01-21

手作的產品,總帶著幾許溫暖,多幾分細緻,大自然裡的步道,也能手作嗎?在北台灣山區,淡蘭古道中的崩山坑古道,將成為全台灣第一條,完全手作的步道。 崩山坑古道是淡蘭古道的其中一段,起點是新北市泰平里,這裡的居民大多務農,後來工商業興起,人口外流,連唯一的國小都廢校。現在泰平里常住人口只有六十多人,由於是翡翠水庫水源特定區,受到開發限制,古樸的石頭屋留了下來,保持著無污染的環境,和恬淡的農村生活。...

【穿梭島嶼20年 污染開發篇】誰?高舉開發大旗的匪|中科四期開發

2019-01-14

「我們從日本時代就來這裡住,之後台糖才把地放領給我們,大家都是在台糖做工生活,生活沒有很好。」陳正宗土生土長在彰化縣二林鎮農場巷,跟他的父親一樣,當了一輩子蔗農。 「一開始只有自己一戶,很不習慣!」,陳正宗來到花生田除草,今年已經87歲,「比較沒人可以聊天,想到在這裡住好好的,為什麼要把我們趕走,很煩惱、很困擾就對了!」 一邊除草,斷斷續續的廣播聲響,從陳正宗身後遠遠傳來,「...

【穿梭島嶼20年 討山篇】梨山歲月| 高山農業的代價

2018-12-24

台灣,是個多山的島嶼。為了在山上討生活,蘋果、水梨上山,茶樹、高麗菜也跟著攻城掠地。為了在山上拚觀光,一家家溫泉旅館興建,與水爭地。為了拚水源,政府開發淺山,淹沒八色鳥棲地。人與山相爭半世紀,誰輸誰贏?該如何和解?讓我們搭乘時光機,看見山林的美麗與哀愁。

【穿梭島嶼20年 山林篇】丹大之傷 | 山林還能復育嗎?

2018-12-17

二十年,能讓嬰兒長成青年,青年走向中年,也能讓中年人步入老年。二十年,對大樹來說很短暫,對台灣的山林來說,卻經歷了許多變化。 二十年來,我們的島持續紀錄山林的重大變遷,有些地方,森林得到保護,有些地方,森林變成菜地,遭受嚴重污染,一直無法恢復。讓我們一起回顧這二十年來,發生在山林中的那些事…

【穿梭島嶼20年 海岸篇】陸蟹的楚歌|恆春半島海岸林陸蟹的生死關卡

2018-12-10

還記得二十年前,你是什麼模樣嗎?走出家門,熟悉的街頭巷尾改變了多少?二十年來,我們的島紀錄著台灣海岸環境的變遷,那些跟海有關的故事,現在就讓我們搭乘時光機,和島上的老朋友一起回顧這二十年來,台灣的海岸經歷了哪些事,又有哪些變與不變?

【穿梭島嶼20年 海岸篇】漁港的黑色幽默 | 海岸線的永續工程?

2018-12-10

還記得二十年前,你是什麼模樣嗎?走出家門,熟悉的街頭巷尾改變了多少?二十年來,我們的島紀錄著台灣海岸環境的變遷,那些跟海有關的故事,現在就讓我們搭乘時光機,和島上的老朋友一起回顧這二十年來,台灣的海岸經歷了哪些事,又有哪些變與不變?

【穿梭島嶼二十年 河流篇】變遷 淡水河 | 垃圾山清除之後的未來

2018-12-03

二十年,對一個人來說,是從嬰兒長成青年或從青年步入中年的歲月。對一條河來說,二十年又會有怎樣的經歷?是逐漸死亡或是重獲新生? 二十年來,我們的島紀錄著許多河流的變化,有的從骯髒變清淨,有的從豐沛變乾涸。讓我們和島上的老朋友一起回顧這二十年,那條在你生活周遭既熟悉又陌生的河流。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