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子惟
勵進出任務|到深海尋找地球生命的起源
對於難以抵達的深海,世界各國的海洋科學家,充滿好奇地想要解密。近年來國內的海洋研究團隊也積極展開研究,不但曾在高雄外海鑽探到可燃冰,也在東北角海域發現多處熱液噴泉,也就是可能跟生命起源有關的「海底黑煙囪」。
田寮洋鐵橋事件簿|鐵橋改建計畫為生態轉彎
台灣鐵路管理局在「宜蘭線第三雙溪及新社橋改建計畫」中,規劃興建一座脊背橋,跨越雙溪河,民間團體擔憂將衝擊田寮洋的環境,但興建工程已經發包。希望顧及水安全與鐵道安全,同時不想損傷田寮洋,如何找到兩全其美的好方案?
【熊在人間】籠中餘生|帶傷的台灣黑熊能否重返山林?
保育觀念尚未普及的年代,曾有不少民眾私自飼養野生動物,黑熊也是其中之一。因為遭到查緝,或是黑熊漸漸長大後,民眾照顧不來,只好向保育單位尋求協助。這些不幸落入人間的黑熊,如何度過餘生?在有限的圈養環境,如何改善牠們的身心健康?
【熊在人間】小熊回家記|從南安小熊看台灣黑熊保育的挑戰
曾經有句諺語說,拉拔一個孩子長大,需要一整個村莊的力量。那麼,讓一隻瀕臨絕種的小黑熊重返山林,又需要多少人同心協力,多少專業的考量與規劃,才能完成?近年台灣第一次執行的黑熊野放工作,從照養到訓練如何進行?野放之後的工作與挑戰又是什麼?
驚爆六輕:石化安全誰來把關
家門前的紅磚牆垮了,屋子震出一道道裂痕,2019年4月7日下午兩點零四分,雲林縣麥寮鄉六輕石化專區內的台化芳香烴三廠,液化石油氣管線洩漏,引發火災。劇烈聲響,嚇得距離六輕僅有數百公尺的海豐村民,手足無措。 伴隨著大火和黑煙而來的,還有包覆在管線外圍的隔熱棉。漁民擔心,棉絮飄進魚塭,加上魚群和文蛤受到巨響驚嚇,可能會造成嚴重損失。更讓居民們不滿的是,爆炸過後兩小時,才接到疏散通知,...
藻礁微光|中油的迴避方案降低生態衝擊了嗎?
有一段神奇海岸,位在桃園,深棕色的礁體,就像聚寶盆,經常拋出驚喜。冬季,是藻礁最美的時候,配合海水最低潮位的短暫時刻,才能見到它的嬌豔。然而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就選址在大潭藻礁,開發案在2018年10月通過環評。身處保育與能源的拉鋸,已經存在7600年的大潭藻礁,能否繼續發光?
豐收社區保樹記|爭取交通安全與保護老樹的雙贏規劃
開車進入嘉義縣民雄鄉大學路,兩旁是高大茂盛的芒果樹。這些樹,早期從中正大學所在的三興村,一路延伸四公里到豐收社區,是當地村民在日治時期被強制勞動種植的,如果沒顧好,還會受罰。儘管不是愉快的開始,隨著樹木茁壯、成長,夏日的芒果果實,成為居民貧困生活裡,意外的驚喜,也讓芒果樹與居民的生活,有了越來越緊密的連結。 1989年,中正大學預計在民雄興建,豐收社區的五穀王廟捐地興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