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中熹

垃圾 進擊之路|區域合作的焚化爐政策為何失能?

2020-07-27

最近幾年,垃圾危機在許多縣市浮現,有的縣市垃圾堆積如山,有的縣市焚化爐卻燒不滿,問題出在哪裡?二十年來,台灣的垃圾政策進步了嗎?面對垃圾危機,解方又在哪?

拍鳥成瘋的時代|生態拍攝倫理的界線

2020-07-20

台灣興起拍鳥熱,人手一機,上山下海瘋拍鳥。為了拍到一張美照,各種手法紛紛出籠。於是各種反思與管制,不斷被提出,希望回歸初心,因為尊重生態,才會按下快門。  

搶救美濃雙溪水|防災與生態尋平衡

2020-07-20

高雄美濃溪上游的雙溪,源頭有著美麗的黃蝶翠谷,生態多樣但是雙溪中游的疏浚工程,引發破壞生態,許多生態人士出面呼籲,保護溪流。  

惡地之村馬頭山|集眾人之力護家園

2020-07-13

2020年6月21日星期天,正值盛夏,太陽早早就爬上山頭。位於高雄市台28線旁的馬頭山腳下,出現了一群婆婆媽媽,他們有人炒料、有人包餡,所有人忙得不亦樂乎!大家要共同完成的,是在地的傳統美食草仔粿。草仔粿的餡料由竹筍、絞肉、花生粉、紅蔥頭,和芹菜混合拌炒,就像一個社區由許多不同的人組合而成,各有專長又合作無間。  

搶救名人故居|留下社會共同的歷史記憶

2020-07-06

歷史名人故居,作為對於歷史人物的尊崇,也成為一個時代的象徵,各國都會進行保護工作。在台灣,二二八事件中犧牲的湯德章律師故居,還有被奉為寶島歌王黃三元的家族老屋,都面臨開發拆除的危機。為了保護社會共同的歷史記憶,民間發起搶救行動。  

上山轉大人|一場不一樣的畢業旅行

2020-06-01

雖然是遺世獨立的特偏小學,但是高雄市六龜區的新發國小得天獨厚,學校的27位學生,與大山為鄰、大河為伍,深受大自然眷顧。即便在新冠肺炎疫情威脅下,因為只有六個畢業生,群聚風險低,畢業旅行也不用被取消。  

阿美的異想世界|「全美語」教學的幼兒園

2020-03-30

「一條路通往東邊,是山。拿著斧頭,砍樹木,撿木柴,帶回家。一條路去西邊,秀姑巒溪。拿魚網,去捕魚,把魚帶回家,做晚餐。」在花蓮玉里秀姑巒溪河邊,Pinanaman幼兒園的小朋友,在金黃色的油菜花田,圍著圈圈唱歌。  

農用無人機的下一步|法規與實務操作衝突如何解

2020-03-23

它可以代替人的雙眼,模擬鳥的視角,也可以替代人的雙腳,深入田間管理作物。在農業人口高齡化的台灣,農用無人機成為農村不可或缺的生力軍,應該怎麼管理,才能確保安全,創造多贏?  

和平島的西班牙記憶|四百年前台灣面對世界的第一站

2020-02-17

和平島舊名社寮島,在基隆港的東北方,藉由和平橋與本島連接。四百多年前,這裡是台灣面對世界的第一站。  

當鯨豚上岸|敲響海洋生態的警鐘

2019-12-09

虛弱的侏儒抹香鯨青少年個體,被濕潤的棉被包裹,等待獸醫下一步的醫療策略。這隻體長170公分的侏儒抹香鯨,在2019年9月30日午後,被海巡單位發現擱淺在台南七股海邊,成大海洋生物暨鯨豚研究中心人員接獲消息,立刻趕往現場搶救,並將牠運回四草搶救站安置。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