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中熹
校園這煮事|從下廚了解吃下肚的食物
孩子到外地大學念書,爸媽最心疼的都是,吃的好不好?還不忘叮嚀,在外面吃東西要注意。但其實孩子在外面吃飯,能夠吃得如同營養專家說的標準,也不容易,因為外面餐廳畢竟為了生意與利潤,重口味還是最受歡迎,那怎麼辦呢?
傳統領域新傷痕|疏伐作業大量砍除天然林
「我每年都會巡視一趟這個山區,因為這裡是我的獵場,結果無意中發現有人在伐木。」部落耆老張正男越走語氣越激動,「我不知道他們為什麼要伐這麼陡的山,二十幾年來這邊從來沒有人砍樹,我問現場幾個工人,他們都沒有回答我。」 沿著安朔溪谷走,台東縣達仁鄉安朔部落排灣族人,會同學者專家一行十多人,朝部落後山的森林前行,河谷淤滿沙泥、滿布大小石塊,往上游越爬坡度越陡,他們要去看看到底那片林子被砍的多嚴重。...
小琉球的超級任務|被垃圾包圍的珊瑚礁島
從過去的漁業到現在的觀光業,小琉球的命脈都來自海洋。可是現在的小琉球,卻年年被垃圾進攻、被塑膠包圍。海洋不好、生物受害,人類不可能全身而退,而要改變,得從人類自身做起。
不要雞豬當鄰居|畜牧廢水惡臭惹民怨
下午三點多,黑水溝開始流動了。畜牧場廢水從放流口排出後,流入田間水圳,一路通往大排,流經村莊,這裡是雲林縣大埤鄉的豐田村,只要一講到以前乾淨有魚蝦的水圳,變成現在這副模樣,村民無不憤慨。
留住未來木-台灣杉人工林的故事
悠揚樂音,像是音符在跳舞,主角是全世界唯一以台灣杉製作的小提琴。6月1號這天,農委會林試所在台北植物園舉辦一場「仁者樂杉」活動,介紹從日本引進的「中層疏伐」技術,也展示六龜研究中心用這個方式取材的台灣杉製品。
圍牆內的汙染|全台廢棄工廠正汙染土壤和地下水
一包包裝有資源回收物的太空包,疊了兩層,被堆置在資源回收場牆外,不只前門,連場區後方也堆得滿坑滿谷。這處資源回收場,就位於廢棄工廠場址上面,工廠在民國79年開始營運,92年關廠,生產工業用特殊黏著劑,可能有揮發性有機物等潛在汙染物,汙染地下水和土壤。
台灣山茶前傳|藏在深山裡的本土原生茶種
說到茶,你會想到什麼?金萱、烏龍、鐵觀音,還是紅茶、綠茶、手搖杯?對許多台灣人來說,可能很難想像,在中南部深山裡,其實藏著一種非常特別的茶葉品種。這種茶的茶菁,顏色有淡青、有濃綠,也有偏紅或帶著些微暗紫色,這種茶的茶樹,喜歡長在海拔一千公尺以上的森林,更愛在大樹樹蔭下落地生根,這種茶野性很高,無須施肥、用藥或修剪疏枝,世人直接稱它為「台灣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