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林燕如
田邊一朵雲|台灣棉的故事
你知道嗎?我們身上穿的衣服,都來自一朵朵小小的白色棉花。在台灣,已經很少有人種植棉花,不過早期在中南部,曾有種植棉花的紀錄,隨著WTO開放棉花進口,外來棉花價格低廉,讓台灣的棉花農業,很快地走入歷史。現在,有人開始在雲林虎尾,種植有機棉花,想要藉著棉花,重新連結當地記憶,替產業和社區,注入新活力…
【賀伯颱風】哈凱的禱告|組合屋下的不安
家,是讓許多人安心的避風港,但如果你住在臨時搭建的組合屋裡,恐怕怎麼樣,心情都不會覺得輕鬆,桃園縣復興鄉,一群哈凱部落的居民,在民國85年賀伯颱風之後,民國91年陸續進駐組合屋,原本說好,只是暫時住兩三年,沒想到這一住,就是十年,隨著颱風季節來到,哈凱部落居民內心更加惶恐不安,他們希望能早日有個永久居住的地方,這個願望又為什麼無法完成...
誰來保護我|私立薇閣小學申請變更保護區做為校地
這群北投媽媽,從互不相識,到因為關注薇閣案而彼此團結起來,一起開會,共同討論對策,也因而凝聚彼此的情感。在環境運動中,關注家鄉議題,往往是第一步,而透過薇閣案,她們也對這塊保護區有了更多的期待與想法,希望能去除不必要的人工設施,還給保護區更自然的原始面貌…
為何橋不定|超過百座以上橋梁毀壞
人們對橋梁的關注,好像通常從災情開始,從高屏大橋、后豐大橋,到最近一次的雙園大橋,這幾個斷橋事件,都發生了人車墜河的意外,才讓我們開始注意橋梁安全的問題,到底橋梁管理出了什麼問題?為什麼一再有斷橋事件發生,透過這個報導,希望能喚起你我對橋梁的關心!
跟蹤孫悟空|認識與理解台灣獼猴的生活
一般民眾對獼猴的印象,可能都來自一些比較負面的報導,有了既定的印象,也許就認為台灣獼猴調皮愛搗蛋,但這是我們常常很容易用人的觀點,去思考問題的地方,人猴衝突是獼猴的行為偏差造成的嗎?如果不是人去餵食,野生動物的行為又怎會偏差?我們對台灣獼猴認識又有多少?都是值得去想想的課題。
【辛樂克颱風】來自大地的警示|水漫廬山、山行大不易、斷橋危機|災區現場的省思
辛樂克颱風帶來了豪雨,讓台灣島上脆弱的地質環境,再度面臨考驗,許多地區都發生土石流的災情,有些是人為因素,有些是因為國土規畫不當,每次颱風過後,就會讓累積幾十年的老問題,一一的被顯現出來,這次我們的島節目,將從道路、橋樑、行水區利用和集水區保護四個面向,深入探討這些長期被忽視的問題。
跟著獵人上學去 |認識山、認識植物、認識山徑上的點點滴滴
2007年九月初,我們報名了一所很不一樣的學校,在教室裏,我們沒有課本、沒有作業,只需要用我們的眼睛跟雙手,去看、去接觸,泰雅族獵人阿雄,用他的眼睛,幫助我們這些久居都市的人,打開了另一扇窗。
回收再利用|廢電腦的旅行
電腦的發明也不過是幾十年的光景,但是它對我們生活的影響力,相信沒有其他的物品能出其右,我們對於電腦的依附程度越來越重,相對的,所產生出廢棄電腦的數量也是不容小覷,從過去只注重科技的發展,到現在慢慢對環境的覺醒,我們開始省思,這些廢棄電腦都去了哪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