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如

東山聖戰 十年滄桑之二《老農護水源 不要掩埋場》|永揚掩埋場

2011-04-18

民國100年4月12日,台南市舉行升格後的第一次環評大會,針對爭議10年的「永揚垃圾掩埋場環評書造假案」,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討論,台南市環保局長張皇珍宣佈:永揚環評書內容涉及多項偽造,嚴重破壞環評審查的正確性與公信力,決議撤銷前台南縣政府,在民國90年5月9日通過的環評審查結論...

東山聖戰 十年滄桑之一《全方位的戰爭》|永揚掩埋場

2011-04-18

雖然村民艱苦抗爭多年,但從中央到地方,沒有任何一個機關,主動檢視永揚掩埋場通過的環評、設置許可文件是否有缺失。2004年村民向台南環保聯盟求助,在加入專業力量、並展開一連串調查後,反永揚掩埋場才出現轉機...

東山聖戰 十年滄桑之三《堅持與專業》|永揚掩埋場

2011-04-18

一直在會場外守候的老農,等了十年,終於等到一個欣慰的答案。這10年來他們沒想過要放棄,而最可貴的是,他們不只悍衛自己的灌溉用水,而且還為了後代子孫和數百萬人的用水安全,悍衛烏山頭水庫,無私的表現,更令人感動。 老農們笑了。「歡喜掩埋場輸了啦」,「有噢!真歡喜噢,等到今天10年了,今天有一個結果,我就很歡喜了。」「今天來最歡喜ㄟ啦,受苦10冬,每次來都沒有一個結果,今天有一個結果,我心情有夠輕鬆啦。」

穿梭芝山岩|追尋台北史的發跡與方舟

2010-11-22

被熱鬧繁華台北城所包圍著的這一座小小山丘,面積只有10公頃,卻藏著讓人意想不到的豐富寶藏,這裡是台灣第一座史前文化遺址,山上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石,都在述說著台北城的滄海桑田,它是芝山岩。

掩埋場雙部曲:大內掩埋場、永揚掩埋場抗爭帶出廢棄物管理問題

2010-10-25

為了阻止事業廢棄物掩埋場的進駐,這天上午台南縣大內鄉頭社村和東山鄉嶺南村的村民們,分別都為了捍衛家鄉土地而發聲抗議…

【梅姬颱風】宜蘭做大水|極端降雨考驗城市防災能力

2010-10-25

中度颱風「梅姬」,在東北季風的共伴效應下,兩天內就帶來了一千毫米以上的雨量,是宜蘭地區年雨量的三分之一,驚人的雨勢,讓蘇澳、羅東、冬山、大同等多個鄉鎮,將近一半的宜蘭縣,都陷入了水鄉澤國…

漂流的愛|原住民部落手工藝品打造未來

2010-09-13

收音機的音樂聲和忙碌的縫紉機聲音,在小小空間裡回盪著,一群部落媽媽利用工廠捐助的廢布,縫出各種實用的布製品,慢慢車出人生的另一條路;另一方,木頭敲打聲響亮,一群部落爸爸利用漂流木原有的形體,打造出一張張獨一無二的桌椅,為了讓木頭,能夠自在呼吸… 原住民創作的手工藝品,總有種獨特的素樸美感,讓人感到溫馨有趣,像是這些順著樹木紋理作成的漂流木家具,這裡有一個斜出去的大腳,或是在那裡扭了一個彎,如同原住民自由奔放的個性。去年莫拉克風災後帶來的這些漂流木,部落居民不肯絕望,也試圖從中找尋重新站起來的力量。

淹水惡夢不再來

2010-08-02

每逢南部發布豪雨特報,屏東沿海地區的居民,就皺起眉頭,在他們心裡,莫拉克風災的惡夢,還沒有離開,佳冬、林邊地區,還是逢雨必淹,到底有沒有改善之道,能讓這些低窪地區,不再飽受淹水之苦?

誰來保護我|私立薇閣小學申請變更保護區做為校地

2010-06-07

這群北投媽媽,從互不相識,到因為關注薇閣案而彼此團結起來,一起開會,共同討論對策,也因而凝聚彼此的情感。在環境運動中,關注家鄉議題,往往是第一步,而透過薇閣案,她們也對這塊保護區有了更多的期待與想法,希望能去除不必要的人工設施,還給保護區更自然的原始面貌…

來去公園玩|居民自主打造想要的公園

2010-05-10

你去過住家附近的公園嗎?曾經注意過它的模樣是否有改變嗎?在台北縣中永和地區,有一群人關心周遭環境,當發現住家的公園砍樹,或是有不合理的現象,就起身對抗,像是2009年中和的四號公園,原本市公所打算移樹蓋廣場,在民意的強烈反彈下得以保存下來,現在他們藉著這股凝聚而來的力量,更努力的去創造自己想要的公園形態,而他們又打算怎麼做?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