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如
猴不教 誰之過|餵食獼猴加劇人猴衝突
來到高雄市柴山,很多熱心民眾都會提醒你,要小心猴子搶東西,柴山獼猴的負面形象,似乎已經深植人心,為什麼會這樣?我們試圖找出人猴關係變遷的脈絡,尋求解決方案。2011年12月6日,柴山正式升格為壽山國家自然公園,正好讓許多人重新思索柴山的獼猴問題,重新找回人與猴之間的那條界線。
田邊一朵雲|台灣棉的故事
你知道嗎?我們身上穿的衣服,都來自一朵朵小小的白色棉花。在台灣,已經很少有人種植棉花,不過早期在中南部,曾有種植棉花的紀錄,隨著WTO開放棉花進口,外來棉花價格低廉,讓台灣的棉花農業,很快地走入歷史。現在,有人開始在雲林虎尾,種植有機棉花,想要藉著棉花,重新連結當地記憶,替產業和社區,注入新活力…
守護草鴞|夜間出沒的猛禽
台灣低海拔草生地,有一種長相很奇特的貓頭鷹,叫做草鴞,圓圓亮亮的小眼睛、白白的臉,像是剖了一半的蘋果,生性敏感害羞加上只在夜間活動,很少有人在野外看過牠的模樣。高雄市野鳥學會長期在中寮山進行生態觀察,意外發現這裡有固定的族群存在,不過最近幾年,卻沒有再發現草鴞的巢位,憂心的他們,決定要展開搶救行動…
【賀伯颱風】哈凱的禱告|組合屋下的不安
家,是讓許多人安心的避風港,但如果你住在臨時搭建的組合屋裡,恐怕怎麼樣,心情都不會覺得輕鬆,桃園縣復興鄉,一群哈凱部落的居民,在民國85年賀伯颱風之後,民國91年陸續進駐組合屋,原本說好,只是暫時住兩三年,沒想到這一住,就是十年,隨著颱風季節來到,哈凱部落居民內心更加惶恐不安,他們希望能早日有個永久居住的地方,這個願望又為什麼無法完成...
東山聖戰 十年滄桑之二《老農護水源 不要掩埋場》|永揚掩埋場
民國100年4月12日,台南市舉行升格後的第一次環評大會,針對爭議10年的「永揚垃圾掩埋場環評書造假案」,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討論,台南市環保局長張皇珍宣佈:永揚環評書內容涉及多項偽造,嚴重破壞環評審查的正確性與公信力,決議撤銷前台南縣政府,在民國90年5月9日通過的環評審查結論...
東山聖戰 十年滄桑之一《全方位的戰爭》|永揚掩埋場
雖然村民艱苦抗爭多年,但從中央到地方,沒有任何一個機關,主動檢視永揚掩埋場通過的環評、設置許可文件是否有缺失。2004年村民向台南環保聯盟求助,在加入專業力量、並展開一連串調查後,反永揚掩埋場才出現轉機...
東山聖戰 十年滄桑之三《堅持與專業》|永揚掩埋場
一直在會場外守候的老農,等了十年,終於等到一個欣慰的答案。這10年來他們沒想過要放棄,而最可貴的是,他們不只悍衛自己的灌溉用水,而且還為了後代子孫和數百萬人的用水安全,悍衛烏山頭水庫,無私的表現,更令人感動。 老農們笑了。「歡喜掩埋場輸了啦」,「有噢!真歡喜噢,等到今天10年了,今天有一個結果,我就很歡喜了。」「今天來最歡喜ㄟ啦,受苦10冬,每次來都沒有一個結果,今天有一個結果,我心情有夠輕鬆啦。」
穿梭芝山岩|追尋台北史的發跡與方舟
被熱鬧繁華台北城所包圍著的這一座小小山丘,面積只有10公頃,卻藏著讓人意想不到的豐富寶藏,這裡是台灣第一座史前文化遺址,山上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石,都在述說著台北城的滄海桑田,它是芝山岩。
【梅姬颱風】宜蘭做大水|極端降雨考驗城市防災能力
中度颱風「梅姬」,在東北季風的共伴效應下,兩天內就帶來了一千毫米以上的雨量,是宜蘭地區年雨量的三分之一,驚人的雨勢,讓蘇澳、羅東、冬山、大同等多個鄉鎮,將近一半的宜蘭縣,都陷入了水鄉澤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