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如

當春雨、颱風都減少的旱時代來到|台灣水資源的挑戰 《專訪中研院環境變遷中心副主任許晃雄》

2020-12-18

中研院環境變遷中心與跟國外普林斯大學的研究團體合作,引用高解析度的全球大氣模式,推估未來海溫上升、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增加後,全世界的大氣環流、颱風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網購減量行不行|網購潮流無法擋

2020-12-14

想要買東西,不用出門,只要滑滑手機、動動滑鼠,吃的、用的都可以送到家。網路購物方便快速,成為消費行為的新趨勢,成長率年年升高,2019年平均一年總金額就超過了兩千億元,但是你知道,網購會產生多少垃圾嗎?  

注意!進入缺水常態的台灣|旱時代

2020-12-10

今年自春季過後,降雨量不如預期,又是56年來首次沒有颱風侵台,導致水情不樂觀,西半部水情陸續亮起黃燈警示。

為蛇找生路|友善耕作保護蛇類生存環境

2020-07-06

說起蛇這種生物,不少人第一個反應是厭惡或恐懼,其實台灣有不少蛇類,早已因為人類的活動,面臨存亡關頭。

深海裡的神秘巨獸_ 巨口鯊

2020-06-24

海洋裡有一種巨大而神秘的生物,牠跟鯨鯊一樣,屬於大型軟骨魚類。因為有著大大的嘴巴,因此有了巨口鯊的名稱,名字很嚇人,但牠卻是溫柔的巨獸,不會主動捕捉獵物,總是張開大嘴透過海水濾食的方式來進食。通常棲息在深海,只有夜間會在特定海域游到較淺的水域,但由於族群量少,樣本取得不易,我們對牠的了解並不多。 (來看看日本2020年拍攝到巨口鯊的海中影像) 巨口鯊標本(攝於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

【島在現場 】北橫水管封洞事件|2020.4.21

2020-04-21

你或許走過北橫公路(台7線),對這裡的生態風光念念不忘,日前北橫公路巴陵到四陵一段,邊坡排水孔遭到水泥封住,引起生態界熱議紛紛,這會造成什麼影響呢?  

【產品背後的環境問題你看到了嗎?-環境金害獎】

2020-04-01

我們經常跟朋友聚會時,討論該吃什麼樣的料理而煩惱半天,卻很少想過我們所吃的食物、所用的東西,在產製過程中會出現的哪些廢棄物,這些產品的背後,有著我們身為消費者無從得知,也從未思考過的環境問題。 為了讓一般民眾知道,企業在生產過程中製造了哪些污染?2017年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向大眾募資推出透明足跡網站,彙整政府的公開資訊,蒐集並呈現臺灣污染數據的資料庫網站。架設至今已包含73,527 家工廠的資料...

台灣的水難題-在氣候變遷下的挑戰

2020-03-22

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資源日,每年都提出一個主題,來喚起人們對水資源議題的重視,今年的主題是 水與氣候變遷,極端氣候讓降雨型態越來越難以捉摸,不管是短時間降下的豪雨,或是長達數月的乾旱,都讓台灣在水資源議題上更加險峻。

【島在現場】 要如何滅去資源回收場的大火?|2019.05.31

2019-05-31

近年來,陸續有資源回收場發生火災,長期關心廢棄物議題的看守台灣協會,想要探究其原因,秘書長謝和霖在5/31的記者會中表示,他們彙整2006年以來資源回收場失火的新聞件數,再比對當年度回收物的市場價格起落(以苗栗縣為例),發現兩者有一些相關聯的現象。 2019.05.31 看守台灣記者會現場     以寶特瓶來說,在資源回收市場上,屬於回收價格不錯的產品。但近年來國際原油價格下降,...

逃不走的環境難民|訪台大海洋所戴昌鳳教授

2018-05-21

 "1980年到1990年是我們經濟發展非常快速的時代,所以那個時候對海洋生態或是珊瑚礁造成的危害最為嚴重 " 人類的所作所為 長期衝擊珊瑚礁生態 戴昌鳳教授(以下簡稱戴):台灣珊瑚礁生態真正比較快速變遷是在1980到1990年,尤其1980到1985年之間變遷非常快速,這個時期絕大部分的衝擊來自人為破壞,包括棲地破壞,過度捕撈,潛水漁獵,甚至毒魚、電魚和炸魚等;...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