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林燕如
【島在現場】四接東移方案,反對團體仍憂心填海造陸的衝擊|2022.7.6
台電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其中設置第四天然氣接收站,由於涉及填海造陸,衝擊外木山海洋生態及漁業,有民眾及團體出來反對。 相關新聞》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 填海造地位置東移、面積縮減 台電提出四接東移方案,明天將進行環評,今天上午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與民代在立法院舉辦記者會,認為東移方案應重新做範疇界定後,再重新送審,不應以延續原案的環評程序來續作審查。 媽祖魚保育聯盟理事長文魯彬認為,...
【島在現場】環團呼籲調整高耗電產業的合理電價|2022.06.23
下週一(27)即將召開的電價審議委員會,多個關心能源政策的民間團體,今天舉辦記者會,認為政府應該調整高耗電產業的合理電價,才能落實節能減碳,淨零碳排的目標。 相關新聞》27日召開電價審議會 王美花:台灣電價低需合理反映 相關新聞》全台用電量今日再新高 電價調漲方案6/27審查 中興大學環工系莊秉潔教授指出,烏俄戰爭讓煤、氣等燃料費大為增加,每度電成本已經達到4元,甚至麥寮電廠宣稱煤電成本已到5元...
【島在現場_圖輯】航_空城|淨空中的城
來到桃園市大園區竹圍里,風很大。這裡是桃園航空城計畫徵收的優先搬遷地區之一,空蕩的街道,寫著「封」字的噴漆、釘上木板的門窗,正宣告著這地區即將走入歷史。 藝術工作者林彥翔,也是附近居民,帶著相機前來紀錄,他表示想要讓別人知道航空城拆遷正在發生,透過鏡頭即時傳遞出去,希望有系統的建立影像資料。他感嘆地說,五年過後,也許這些東西就都消失了,雖然2024年才要施工,3月起,就陸續有居民自主拆遷,...
生態有影|你被台灣藍鵲巴過頭嗎?|短片系列|公視我們的島
深藍的羽毛、鮮紅的鳥啄和長長的尾羽,這是台灣藍鵲最明顯的特徵。牠們是台灣特有的鳥種,在全台灣低海拔的闊葉林或次生林皆有分布。由於原先的棲息地遭人為開發,近年來台灣藍鵲族群量擴增,為了找到生活空間和食物來源,因此也有機會在樹木較多的城市公園看見牠的身影。 台灣藍鵲是家族群居性的鳥類,除了繁殖季外大多會成群行動。同族的成員們也會幫忙照顧雛鳥,這種習性被稱為「巢邊幫手制」。...
2022世界海洋日__振興:為海洋採取集體行動
為了喚醒人類對海洋環境的重視,聯合國在2009年起,指定6月8日為世界海洋日,希望全球人類藉此審視全球性海洋污染以及過度消耗資源等問題,今年主題是振興:為海洋採取集體行動。
【島在現場】臺南市七股區漁電共生環境與社會檢核意見徵詢會|2022.6.1
政府為了達到太陽光電20GW的目標,農漁業光電共生也成為推動重點,但在設址的過程,經常聽到能源發展與養殖漁民的生計、候鳥生態等衝突傳出,台南七股就是其中案例。 為化解彼此爭議,能源局委託工研院執行的「臺南市七股區漁電共生環境與社會檢核意見徵詢會」,要來收集民眾意見,今天(6/1)下午在七股區中寮社區活動中心舉行。不少當地漁民,以及關心能源轉型的團體都出席表達。 七股沿海土地資源保護協會、...
【島在現場】反四接填海造陸團體推地方公投記者會 |2022.6.1
因應能源政策,台電協和電廠計畫轉型為天然氣發電廠,其中台電規劃填海造陸18.6公頃,興建兩座液化天然氣LNG的儲氣槽,做為第四天然氣接收站,衝擊外木山海洋生態及漁業,引發爭議。 反對民眾及團體指出,這項開發案明確涉及基隆市海洋生態保育、觀光發展、漁業管理、都市計畫等地方自治事項,環評也還在審議,基隆市政府卻已在2020年回函台電表示「原則同意」開發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