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如

礦業法及亞泥爭議大事紀

2022-05-07

為了保護國內水泥產業,政府不敢輕易撤銷業者礦權,不合時宜的礦業法,終於在2017年送進立法院審議,雖然部分條文仍有待討論,但也算是開啟礦業改革的第一步,然而五年過去了,這屆會期任期又將結束,一天拖過一天,礦下居民的期盼幾時能成真,不論是原住民族的轉型正義,還是水泥產業本身的轉型,亞泥案都是重要的指標,挑戰著執政者的高度與決心…

生態有影|當荔枝椿象來到|短片系列|公視我們的島

2022-04-26

春暖花開,正是荔枝椿象大舉攻占的季節。牠們主要在春季進行交配和產卵,繁殖力極強的母椿象,一生能下大約140顆卵,椿象若蟲有五個齡期,大約60至80天後,就能展翅飛翔。天氣越溫暖的時候,卵的孵化速度會越快,當攝氏22度時,大約7-12天就孵化出來。 荔枝椿象以荔枝、龍眼等無患子科植物為主要寄主的外來入侵種昆蟲,源自中國華南地區。1999年入侵金門,隨後在台灣擴散。牠們會吸食嫩芽嫩梢,導致嫩枝枯萎,...

【圖卡故事】橋梁哥的護橋心法四套訣|顧好每座橋

2022-04-25

橋梁承接兩端交流的重要任務,肩上承接著重擔,但很多人卻忽略了它的存在。根據統計,全台橋齡超過30年的橋梁超過一萬座,面對這些年歲大的老橋,養護工作卻經常輕忽。加上橋梁管理單位的事權不統一,經常是A單位蓋了交給B單位管理,倘若橋管單位沒有相關知識或經驗,就會影響橋梁安危。尤其大眾大多關注新建橋梁,老橋往往發生事故後才被投注關愛的眼神。 事實上,橋梁檢測正面臨人力與經費缺乏的窘境。...

【圖卡故事】四張圖卡認識苗栗坤輿案爭議

2022-04-25

苗栗造橋龍昇村務農為生,生產多樣蔬果,有著豐富的淺山生態。是全國30個里山社區之一。2001年坤輿公司申請設置事業廢棄物掩埋場,當地居民擔心污染水源,組成自救會反對,並在掩埋場外搭建帳篷進行長期抗爭,從2021年1月4日至今已將近400天。監察院也就此案進行調查,認為有許多不妥之處,監察院認為環保署應該主動釐清本案爭議以及新舊法適用的問題。究竟這是怎麼回事?透過四張圖卡,...

【RCA訴訟事件整理】

2022-04-22

1969年來台設廠的RCA(美國無線電公司),曾經是經濟發展時的美夢,但廠方在台期間長期違法傾倒有機溶劑,造成嚴重的地下水和土地污染,惡劣的工作環境造成上千名員工罹病,數百人死亡。 1998年,受害員工籌組自救會,隔年RCA員工關懷協會正式成立,展開抗爭,民間義務律師團,向法院聲請假扣押RCA在台灣的資產,要求賠償,但RCA早將所有資產匯出海外,形同脫產,因此走上訴訟之路。...

【烏俄戰爭的環境代價】

2022-03-31

烏俄戰爭持續延燒超過一個月,除了對國際情勢、經濟產業和民生有所波動,平民死傷人數更是不斷擴大,數百萬人被迫離開家園,而連帶受到影響的,還有當地的環境和未能離開的動物們,全都成了戰爭下的受害者。  

【島在現場】又一隻白海豚死去|2022.1.27

2022-01-27

上週五(1/21),一隻未成年的臺灣白海豚在台南安平漁港擱淺死亡,讓人痛心不已,上午臺灣媽祖魚保育聯盟、臺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以及保育學者和立委陳椒華共同召開記者會,高喊「白海豚要活命、海洋政策要夠力。」

【島在現場】學者提出核四廠下方有斷層|2021.11.25

2021-11-25

針對核四的地質安全問題,今天上午三位地質學者和環保團體召開記者會,表達重啟核四在地質科學上的疑慮。一開始就表明核四廠下方S斷層的存在並不是新事證,台電早就得知S斷層存在。 當時台電在做調查時,只限於海岸線外50公里內,所以認為只有30幾公里的斷層帶,當時台電報告中還不用"斷層"的字眼,只寫出"線型"兩字,並且將線型分成好幾段來看,因為斷層越長破壞力越大,當時審查委員就在會議中表達必須要連接起來看...

是誰在用電|電電看圖表

2021-11-24

台灣2020年總用電量2712億度,工業部門就用了一半以上,用了1506億度的電,再加上住宅及服務部門,這三大部門就用掉全台九成電力。根據 2019~2020年《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的電力消費占比,工業部門占全台55.6%,服務業部門占17.1%,住宅部門則占18.5%。 我們的用電量用到哪裡去呢? 2020年住宅用電量較前一年成長6%,超過往年平均值。經濟部分析,...

提升能源效率|電電看圖表

2021-11-24

根據國際能源總署的建議,要達成減碳目標第一要務是提升能源效率,也就是節能。2016年政府提出新能源政策時,也將推動節能極大化、抑制電力需求成長1%列入目標。但是這幾年在提升能源效率上成效如何?是否每個部門都有達到目標呢...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