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鍾

農地埋什麼|那些不該出現的有害廢棄物

2021-09-20

綠油油的農田,種植作物,生產食物,創造農村地景。但是在台灣,許多農地並不種植,而是各種廢棄物的集中地,讓人不禁憂慮,農地到底埋了什麼?

台北雞事 干卿底事|如何推動新一代屠宰方式?

2021-08-16

台北市環南家禽市場以及新北市泰山的家禽運銷合作社,每天有九萬多隻雞鴨鵝,從中南部還有花東地區,運到台北屠宰。不過,這麼大量的雞鴨鵝群聚,會不會給禽流感病毒交流變異的機會,傳給雞也傳給人呢?

大崙尾山整形記|怎樣才算是好的森林?

2021-08-09

台北市的大崙尾山,有著豐富的自然生態,也是不少人在此進行自然觀察。2021年三月底,有民眾陸續發現,茂密的林地遭到砍伐,只剩下零星的樹,面積大約10公頃,追溯原因,來自2020年北美館舉辦台北雙年展的「儲回大地的藝術」計畫,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菜市仔突圍計|傳統菜攤新作法

2021-07-19

疫情加溫後,上街買菜的人潮變少了,也衝擊了傳統市場的攤商們,在這難以捉摸的疫情下,該怎麼找出因應之道呢?有人想到結合社群軟體,讓菜市場以新型態重新蓬勃發展起來。他們是怎麼做的?

油到小琉球|2021.6.22 中油高雄大林外海油污事件

2021-06-28

2021年6月22日凌晨,中油高雄大林煉油廠外海發生漏油意外,在風與海流的推波助瀾之下,油污漂到了屏東小琉球海域,讓小琉球海岸線染黑。 中油煉製事業部大林煉油廠主任工程師劉進興說明漏油原因,表示近日海象惡劣,高雄大林煉油廠外海第二浮筒浮蛇管,受到外力劇烈扭動產生破裂,導致原油洩漏,初步判斷漏油少於25噸。 畫面提供/海保署 台灣咾咕嶼協會林佩瑜說,小琉球海域因為有黑潮支流經過,...

【淡水原生魚種】逆流而上|圓吻鯝魚的生存機制

2021-06-21

新冠疫情,打破了人類世界的運轉,許多活動被迫暫停,但是大自然的律動依舊如常,在宜蘭的龍潭湖,一種魚正在群聚,準備逆流而上,迎向牠們一生中極為重要的時刻.

對地球以愛木|木構高樓風潮興起

2021-06-14

台灣建築界正悄悄颳起一陣愛木風。年輕一輩的建築師,開始推廣木構建築。這種建築變革,對環境有好處嗎?

「旱嚴」!台灣白魚找水喝│人類和魚蝦患難與共

2021-05-31

台灣中南部,碰上56年來最嚴重的旱災,新竹頭前溪、台中大安溪、大甲溪,到雲林濁水溪等河川,陸續有河段發生斷流情形。 台語有句俗話「先顧腹肚,才顧佛祖。」當缺水非常嚴重時,似乎難以將河川生態保育,放在第一位、民生用水放在第二位。但如果真有一天,水被取用到一滴不剩時,該怎麼搶救魚種呢?

大社遷廠,如夢一場?|搬不走的高雄石化產業聚落

2021-05-10

位在高雄楠梓和大社之間,有座從煉油到炸藥都允許製造的大社工業區,距離最近的民宅僅約120公尺。二十八年前,經濟部曾答應,會遷廠、降為無煙囪的乙種工業區。如果政府信守承諾,2018年時,大社工業區就該關廠、遷移,但如今已是2021年,區內廠商卻不動如山。周遭反對工業區的居民,遲遲沒能等到這座高污染石化廠,落日的那一天。

高雄空污 下次「再見」?|想要呼吸乾淨空氣

2021-05-03

2021年元月以來,空污一波接著一波,遠眺都市裡的高樓大廈,猶如海市蜃樓。3月12號查詢空氣品質監測網,雲嘉南AQI「紅通通」。尤其高雄小港、林園、大寮、鳳山、仁武、左營、楠梓、橋頭…都達到紅害等級。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