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添寶
四接東移行不行|協和電廠轉型下的那片海
燃油發電的基隆協和電廠即將改建,改燃氣減空污,但改建案遭到民間團體抗議,因為填海造地。原方案影響珍貴珊瑚,台電因而提出東移方案,想減輕對珊瑚的影響,然而民間團體擔憂,這將嚴重衝擊基隆港。
離島八哥變多了?|從澎湖移除試驗開始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台灣繁殖鳥類大調查,從2009到2020年的資料中,本土八哥的族群趨勢沒有明顯增減,家八哥顯著成長了550%,白尾八哥成長250%。當台灣本島的外來八哥多到難以處理,澎湖離島的情況如何?
我家門前有小河 Action !|城市溪溝變身術
每年的9月第4個星期日,是聯合國制定的世界河川日,這是為了提醒大家,保護河川生態的重要性。怎麼做呢?要做的事情很多,家門前的小河,就需要關心與行動。
空城 記《一》|台灣史上最大的土地徵收
為了提升航空運輸量能,重新調整機場周圍的土地使用,促進桃園都市發展和產業轉型,2010年政府推動桃園航空城計畫。計畫開發範圍4564公頃,區段徵收面積達3147公頃,是台灣有史以來最大的土地徵收與開發計畫,受影響的居民超過三萬人。2020年,內政部通過區段徵收計畫,桃園航空城正式進入實質開發階段…
怎麼把橋顧好?|如何提高橋梁耐震力
如同所有生命,橋梁也有生老病死,撐久了會疲勞、負荷太重會受傷、會老化、會衰敗、會發生意外。從921地震、莫拉克風災到918地震,我們學會如何照顧橋梁了嗎?
蝠滿天|台灣不能失去的環境幫手《之二》:高頭蝠的好鄰居
另一種喜歡住樹上的高頭蝠也是金黃色的。嘉義縣東石鄉的四股社區緊鄰鰲鼓溼地,環境自然,冬天是候鳥驛站,夏季是高頭蝠餐廳,住在四股的蔡淑麗,十年前展開守護行動,在她心裡,高頭蝠是四股的吉祥物。
蝠滿天|台灣不能失去的環境幫手《序章》:聽聲辨蝠
牠們是唯一具有飛行能力的哺乳動物,有些住建築物,有些住樹上、有些住洞穴。台灣蝙蝠的分布範圍從海濱到高山,特有種有11種,特有亞種有6種,擁有牠們是台灣之福。有人擔心牠們是病毒傳播的媒介,或許更該擔心的是,如果牠們銳減或消失所導致的生態失衡。
蝠滿天|台灣不能失去的環境幫手《之三》:蝙蝠守護行動
同樣位在台南的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也朝友善蝙蝠的方向,前進了一步。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在1922年完工啟用,今年正好滿100年。1982年,因為烏山頭水庫與曾文水庫完工,功成身退,2005年被指定為國定古蹟,快濾筒室、送出唧筒室變身水道歷史的展示空間,園區景致優美,充滿綠意,假日吸引不少遊客前來。 同樣具有百年歷史的淨水池,藍色大門上佈滿小黑點,猜猜看,這棟美麗的建築,吸引了誰? 答案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