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冠丞
城市光電找屋頂|私有建築能否突破發展困境?
「屋頂光電應該是標配,我們未來的建築,應該也要有自己發電的能力。」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資深研究員陳詩婷說。發展有潛力,城市屋頂光電裝設的比例卻不高,到底卡在哪裡?
前進日本》日光能否共享?系列之一:光電板下的危機
開發山坡、與農爭地,日本和台灣一樣,在發展光電的過程中出現各種爭議。日本農村有一群人致力扭轉這樣的狀況,他們從農業的角度出發,希望讓光電成為農村振興的契機。日本有四千多個農電共生農場,分布在千葉縣、福島縣、神奈川等地,農電共生必須有哪些前提?當地農民與社會企業是如何摸索,走出農電共生之路?過程中又要面對哪些課題?
前進日本》日光能否共享?系列之四:營農型光電面對的課題
在山梨縣的一處農地,光電板下只種了兩棵柿子樹,其他都長滿雜草。農地的主人說,這塊田地都是石頭,很難種植作物,所以兒子決定來架設光電,一個月售電收入約有20萬日幣。
前進日本》日光能否共享?系列之二:尋找農業的出路
日本有四千多個農電共生農場,分布在千葉縣、福島縣、神奈川等地。農電共生必須有哪些前提?當地農民與社會企業是如何摸索,走出農電共生之路?過程中又要面對哪些課題?
前進日本》日光能否共享?系列之五:福島青年的未來圖像
日本福島縣二本松市近郊,位於丘陵與溪谷之間的這片土地,一排排光電板下,有剛種下的豆苗,也有著近藤惠從絕望中站起來的歷程...
康芮颱風的試煉 花蓮篇|須重新檢視的土石流警戒範圍
10月31日康芮颱風來襲,還沒登陸,颱風的雨帶和外圍環流,就為宜花帶來強勁雨勢,花蓮玉里、瑞穗等地,24小時降雨量都突破600毫米。玉里鄉、卓溪鄉多處爆發土石流,卓溪鄉公所前的馬路,也成了滾滾洪流。
翻轉建啤180天|啤酒園區與前瞻科技如何共存?
台北建國啤酒廠因具有歷史與文化價值而被指定為古蹟,2018年北市府與台灣菸酒公司共同宣布,要將建啤規劃成啤酒文化園區,可同時北科大提出校地不足,爭取部分廠區作為大學用地,文資團體擔憂會破壞古蹟完整性而發起連署...
《漁電大浪來襲》之二|漁與電如何共生?
光電和養殖疊加在同一塊土地上,希望能共生共榮,但如何共生是個問題。為尋求共生,政府部門建立了試驗基地,漁民也主動出擊,要求業者建立符合養殖需求的案場。有好的規劃,漁電才能共生,但好的案例又在哪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