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葉鎮中
為老屋,預約下一個五十年│不是古蹟的老建築找誰修
一棟房子,就像一個人,會經歷生、老、病、死,有些房子得到妥善保存,有些則消失在時代洪流中。一棟老房子,是否只有被指定為古蹟,才值得保存?留下老房子,對社會、家族與個人,又有哪些意義?
06_尋找隱形能源 節能就是新電力|能源轉型轉到哪系列報導
近年台灣夏季尖峰用電不斷飆高,尖峰用電五成以上來自住商部門,主要是空調需求,台電估計氣溫每升高一度,系統負載最高可能增加50萬kW,相當於興達火力電廠一部機組的發電量,要降低尖峰負載,必須提升建築能源效率。 根據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的研究,建築外殼隔熱效果對建築節能的貢獻約占四分之一,其他四分之三都來自設備能效的改善,因此老舊空調的汰換將是當務之急。 鼓勵更換節能家電...
天生我材必有用-謝二羊的減廢人生
在高雄美濃一處鄉間,有一棟外觀宛如霍爾的移動城堡般七拼八湊、卻別有韻味的小屋,除了主要結構跟屋頂,大約有80%都是由廢材或次級品組成,地面以高壓水泥磚二級品鋪設,外牆則是四處收集來的門窗。 這棟小屋是藝術家謝二羊的工作室,他笑稱,自己這種對舊物或廢材的痴迷,可能是遺傳來的:「我從小牛仔褲就要穿舊的、不穿新的,長大一點之後,腳踏車也都買二手的。」他感嘆,人類在發展過程中製造了太多東西,...
不只水雉回家|美濃湖溼地復育二三事
平靜的水面上,一條小蛇慢慢游過,一群高蹺鴴低空飛行,這裡是美濃湖,面積21公頃,是高雄市第二大人工湖。跟著黃淑玫的腳步走向美濃湖,可以看到土堤上的黃頭鷺正在晾翅,遠方也有高蹺鴴在覓食。「我們最近發現高蹺鴴在挖洞,也有交尾,好像要留美了!留美濃了!」黃淑玫以興奮的口氣說。
小島上的手作步道假期|來去東嶼坪
「澎湖出名是風浪大,冬天若來就風飛沙,鹹水煙若吹上岸,園內的作物都種不活,石頭咾咕圍田園,圍得高高擋風沙,菜籽拿到圍仔內撒,冬天種菜才有得吃…」 在褒歌紀錄者、創作者呂坤翰的吟唱中,先民早年在澎湖群島的生活,歷歷如繪。呂坤翰1944年生於澎湖西嶼坪,是一座位於望安與七美之間的小島,它與鄰近的東嶼坪、東吉嶼、西吉嶼,合稱南方四島。出生在東嶼坪的朱美華,懷念地談起兒時幫忙家裡做生意的情景:「...
解除溪流緊箍咒|還給河川自然面貌
台灣的自然環境山高水急,地質活動活躍,時常受到地震、颱風侵襲,加上氣候變遷下,旱澇趨於極端,許多小溪平時僅有涓涓細流,遇上大雨就形成滾滾洪流。人類試圖用大大小小的防砂壩與固床工,束縛溪流,卻又衍生破壞生態、土砂運移失衡的問題,究竟溪流的緊箍咒,有沒有解除的一天?
大崙尾山整形記|怎樣才算是好的森林?
台北市的大崙尾山,有著豐富的自然生態,也是不少人在此進行自然觀察。2021年三月底,有民眾陸續發現,茂密的林地遭到砍伐,只剩下零星的樹,面積大約10公頃,追溯原因,來自2020年北美館舉辦台北雙年展的「儲回大地的藝術」計畫,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那瑪夏的星星菜園|照亮返鄉青年的路
聽說很久以前,高雄市的那瑪夏區,是個螢火蟲滿天飛舞的地方。因為硬體開發與農業開墾,那瑪夏的螢況早已不如從前,不過,近年農民發現,如果不用農藥、減少翻耕,農業也能與螢火蟲共榮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