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鎮中

【掩埋場】山雨欲來馬頭山之二|設場後的影響

2017-07-10

並不是所有居民都反對業者設置掩埋場。旗山、內門、田寮三區共49個里,其中23個里的里長,共同組成了一個馬頭山廢棄物掩埋場監督委員會。

大口呼吸多幸福|小學生調查高雄社區空污元凶 (2017新版)

2017-06-26

高雄左營的文府國小,有個很特別的鄰居-東南水泥公司,位置就在學校北邊,直線距離不到一公里的地方。不過長期以來,孩子們並不喜歡這家工廠。

樹之死、六龜之生|台27線拓寬

2017-06-19

106年3月,南部雨季還沒來,高屏溪上游荖濃溪,河水淺淺、水色清澈。河的左岸是台27線,路寬4.5到6米,號稱全台灣最窄省道。不過沿途風景特殊,有十八羅漢山的崢嶸山勢,還有300多棵70多年的土芒果樹,形成綠色隧道,是高雄六龜近年超吸睛的私房景點。

本土玉米 1%的奮鬥|國產玉米上路

2017-06-19

停靠在高雄港邊的巨大貨輪,船艙裡裝滿了金黃色玉米粒。有別於一般民眾會直接食用的甜玉米、糯玉米或玉米罐頭,這種成熟後種子會乾燥、變硬,沒辦法直接食用的硬質玉米,是台灣畜牧業飼料的主要原料,也可以磨成玉米粉,加工成餅乾、零嘴。

【社區再造】當里長遇上馬哈|打造充滿農村景色的繪本公園

2017-05-15

一個是埤頭的里長美玲,一個是西螺的畫家馬哈。當她們相遇在西螺埤頭,小小農村將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編織天赦庄|用竹編找回社區與產業的光芒

2017-05-15

嘉義縣溪口鄉,一個只有一萬多人口的庄頭,當年由地理師取名為天赦,涵意是平安。在五六零年代,天赦庄曾經以竹編撐起一片天,號稱「竹簍王國」,只是好景不常。現在他們依然與竹共舞,期盼能編織出另外一片天...

到溪裡種田|宜蘭南山村減藥小革命

2017-04-17

溪床,是流水奔淌的地方,到了河川下游,流速減慢,於是泥砂沉積成沃土。趕在汛期前,到溪裡種田,是農民與天地年年上演的豪賭。宜蘭的母親之河,蘭陽溪,在這樣的賭局中,得到什麼?失去什麼?

不只是務農|香港女生來台實踐田園夢

2017-04-10

陳芷琳,一個剛滿三十歲的香港女生,在香港大學讀書的時候,念的是「生態及生物多樣性」。2015年7月,她放下才新婚的先生,獨自一人跑到台灣學習務農,一待就是一整年。她解釋:「我去緬甸幫助難民時發現,他們真的很需要農業,可是我只是個很普通上班族,所以希望可以透過來台灣,體驗做農,讓自己認知更多。」

土裡傳出中藥香|台灣本土中草藥的新契機

2017-03-27

大批中藥材從中國來到台灣,當台灣種起中草藥,是否能形成產業鏈?再創農業新契機。

金門的路|鋪往開發的那條路

2017-03-06

冬季的烈嶼,潮間帶看起來一片荒涼,透過洪清漳的眼,我們才看到充沛的生命力。退休後的洪清漳,全副心力都放在烈嶼的環境保育,2016年他和伙伴接下金門國家公園的潮間帶調查。即便早已觀察多年,這一年的密集調查還是讓他發現到,許多未曾記錄到的新物種。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