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葉鎮中
海岸遺毒|隱藏戴奧辛劇毒的新豐海岸
烈日下,位在新竹縣新豐鄉和竹北市交界處這段海岸線,怪手緩緩開挖,正在進行中的護岸工程,泥沙中混雜著五顏六色的廢棄物,這片土地,不僅早已失去自然樣貌,還隱藏劇毒…
【熊在人間】籠中餘生|帶傷的台灣黑熊能否重返山林?
保育觀念尚未普及的年代,曾有不少民眾私自飼養野生動物,黑熊也是其中之一。因為遭到查緝,或是黑熊漸漸長大後,民眾照顧不來,只好向保育單位尋求協助。這些不幸落入人間的黑熊,如何度過餘生?在有限的圈養環境,如何改善牠們的身心健康?
尋味台灣黑豬~漫漫保種路
身披黑毛,大而下垂的耳朵,充滿皺褶的皮膚,台灣黑豬,有著特殊的外觀,也有獨特風味。牠是人們心中美味的代名詞,也是具有台灣特色的在地畜產。蘊藏在台灣黑豬身上的基因寶庫,要怎麼傳承?
尋味台灣黑豬~禁用廚餘之後?
人類馴養家豬,已經超過一萬年的歷史,牠們把殘羹剩菜,田間的農業副產品,轉換成農民的財富。隨著養豬產業走向現代化,廚餘養豬,被認為可能成為防疫缺口。台灣每年回收的廚餘,高達55萬公噸,其中有62%,都成為豬的大餐。廚餘不養豬之後,該送往哪裡?台灣的黑豬產業,會不會隨著禁令,漸漸消失?
珍納‧詹姆貝克:每年有高達800萬噸的塑膠垃圾進入海洋
你知道每年有多少塑膠垃圾進到海洋嗎?2015年美國喬治亞大學工程學院副教授珍納‧詹姆貝克(Jenna Jambeck)帶領的研究團隊,所發表的研究,估算出每年有高達800萬噸塑膠垃圾流入海洋,這項驚人的研究成果,喚起了世界各地對於海洋廢棄物問題的關注。詹姆貝克博士從2001年就投入海洋廢棄物的研究,她經常走訪世界各地,了解不同國家的廢棄物處理政策與設施,希望世界各地的人們能夠攜手合作,...
望遠鏡裡的公民科學|累積度冬水鳥大數據
聚精會神,透過望遠鏡仔細搜尋,期待和美麗飛羽不期而遇,鳥兒的一舉一動,都吸引賞鳥人的目光。每次在望遠鏡中的驚喜發現,只要積少成多,喜愛自然的鳥友,也可以成為科學研究的好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