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宗
獸害變奏曲|人與獸能否相安?
山區獸害問題不斷,為了防止動物侵害,人類進行防範。但是不當設置陷阱,時常發生誤捕事件,引發社會關心。於是在失去管控的問題下,山區響起獸害防治的變奏曲。
【以循環經濟之名】土地悲歌│廢棄亂象一條龍
高雄鳥松地區的一間農地工廠,散出強烈惡臭,空氣中充斥刺激的化學氣味,當地居民無法忍受,緊急通知環保單位來處理。高雄市環保局獲報前來,打開大門,發現是不明化學品儲槽翻倒,經過查驗,發現是丙烯酸乙酯。
【賞櫻省思】疫情下の櫻花狂戀續曲|各地搶種櫻花
新冠病毒疫情年,持續鎖國;春季櫻花綻放,為愁悶日子,抹上一筆嫣紅。不論高山或平地,追櫻熱點,日益增加。網路還可搜尋到「賞櫻前線」,仿效日本預測各地的開花日期。
百年深愁番仔路|失去家園的恐懼
穿過台中市太平區的高樓,來到歷史悠久的番仔路土地公廟,後方就是寧靜的百年聚落,如同現代世界的遺世桃源,古樸老屋與巷弄。世居在此的居民,本該安樂無憂,但是半世紀以來,卻因土地糾紛,陷入失去家園的深愁。
難道 就只為了給碧潭吊橋好看?│灣潭重劃區的開發爭議
台北碧潭吊橋上游一點點,新店老街區的對岸,新店溪沖積出一片寬敞的河階地,灣潭。這裡橫過新店溪到新店老街,有個全台灣碩果僅存的擺渡,新店渡。從空中俯瞰,一片綠意。幾十年前,從台北市區要到烏來溫泉,都要坐船到灣潭,越過灣潭,再坐一次船,然後沿著河岸往上游到烏來。
尋找鎢鋼球│碧潭吊橋安穩搖擺的秘密
新店溪,其實是台北盆地發展的重要源頭。怎麼說呢?開水圳灌溉、引水發電,都是從新店溪開始,甚至,台灣人自己設計、興建,可行汽車的第一座現代橋梁-碧潭吊橋,也在新店溪。
東豐快有爭議|疑點未釐清前環評已過
東豐快速道路做為聯絡豐原到東勢的道路,爭議不斷,甚至通過環評,道路蓋一半,結果環評撤銷,一切重來。2019年啟動二階環評,支持者希望加速計畫通過,抗爭者不反對道路開發,但是希望變更路線,讓開發案陷於爭議之中。
【八八風災】永久屋不永久|莫拉克災後如何重建生活?
警力維持秩序,怪手用力拆除,在部落族人抗議聲中,屏東禮納里永久屋區的超大違建倒下。拆了一棟違建,卻無法平息永久屋發展的問題,如何讓族人,在永久屋裡永久安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