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開發的環境危機|彰化大城、屏東楓林的不安

採訪 / 撰稿 郭志榮
攝影 / 剪輯 張光宗

2025年再生能源占比20%,光電用地推估要2萬公頃,才能達到裝置容量達20GW的目標。於是找地開發,成為發展光電的重要工作,卻也形成光電與環境的衝突。

彰化大城劃設光電專區 遭部分農民反對

經濟部能源局在彰化大城鄉召開說明會,規劃300多公頃土地,劃為光電計畫區。能源局說明,因為農地鹽化不利耕作,因此劃設光電計畫區,提供光電業者推動綠能。

經濟部能源局在彰化大城鄉召開大城光電示範區說明會。

農委會規範,二公頃以下的農地,不能變更農業使用地目,開發光電場。因此計畫區內,必須整合土地超過二公頃,經過農委會審查同意,才能申請興建,並且鼓勵光電場可以提供更多農耕面積,作為農電共生。

當地居民面對劃設光電區,希望政府尊重農民意願,不能強制推動。會場外,支持光電開發的團體,舉著標語布條,指責環保團體不要妨礙地方發展。彰化環保聯盟施月英指出,透過整合方式,將小面積農地合併超過二公頃,通過開發限制,是否違背法令?

經濟部能源局計畫在彰化縣大城鄉推動「彰化大城光電示範區」。

在大城農地,到處都有種植,空中俯瞰有如綠色大地,不像政府所說土地貧瘠的低度利用。農民許有權種植地瓜,品質相當優良,他希望持續耕作,不要開發光電。環保團體憂心,一旦農地陸續開發成光電場,形成的問題,就是排擠地方的農業發展。

空中俯瞰大城農地,有如綠色大地,到處都有種植,不像政府所說土地低度利用。

光電案場設置在坡地 水土保持的隱憂

屏東縣恆春半島成為光電高度發展區域,獅子鄉有30多公頃山坡地,正在興建光電場,由於位置緊鄰屏鵝公路,大面積開挖坡地相當顯眼,環保團體擔心造成土石災害。光電場前方海域,就是海洋資源保護區,長期有漁場經營,一旦泥沙入海,就會形成污染海域的問題。

緊鄰鵝屏公路的山坡地,正在興建光電場。

獅子鄉楓林村的排灣族人,煩惱部落上方的光電場,擔心一旦大雨,土石就直沖部落。坡地開發初期,原本是種植果樹、農作,族人以為重新整地耕作,後來才知是開發光電場,部落憤怒群起抗議。立法委員伍麗華召開協調會,要求官員、業者出面善後。

族人指出坡地開發,縣府只許業者開發,不許百姓建屋,常常是兩套標準。開發土地是私人的原住民保留地,屬於農牧用地,整個開發面積超過二公頃,依法應送農委會審核。屏東縣政府說明,開發分成三塊,面積都未超過二公頃,可由地方縣市審核。

獅子鄉楓林村的排灣族人,煩惱部落上方的光電場,擔心一旦大雨,土石就直沖部落。

面對族人的抗議,開發業者說明將進行梯田式開發,避免發生危害。光電場在部落上方開發,族人相當憂心,他們拒絕業者改善,希望恢復原有農業使用,不要開啟光電進部落的先例。

面對光電業者,四處找地開發,不斷形成地方衝突,影響農業經濟,政府必須審慎思考,全力開發綠能,顧光電也要顧環境。

延伸閱讀》光電上山坡:太陽光電板的設置為何造成山坡地開發疑慮?
延伸閱讀》農電共生系列:光電板下的新鮮事

集數
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