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藥任務|降低農藥殘留超標風險

採訪撰稿 陳寧
攝影剪輯  張光宗

農藥雖然是大多數農民穩定生產不可或缺的幫手,使用不當卻會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傷害。台灣的農藥管理出了哪些問題?要讓農民減量用藥,該怎麼著手?

台中霧峰山間,高大荔枝樹叢底下,擺滿一排又一排蜂箱,今年的荔枝、龍眼花期,對許多蜂農來說,是十分難過的一個採蜜季節。蜂蜜產量已經很久沒有這麼少了。

外來種荔枝椿象分布範圍不斷擴大,果農噴藥防治,沒想到蜜蜂也跟著受到影響。隨著農藥普及,蜜蜂在野外採集花粉花蜜,增添不少風險,像這隻在地上痛苦打滾的蜜蜂,就是中了急毒性農藥。這樣的景象蜂農已經習以為常,因為更讓他們頭痛的,是接觸之後不會馬上死亡的益達胺等類尼古丁農藥。

根據研究,益達胺等類尼古丁農藥只要1ppb,也就是十億分之一的極微量濃度,就可能造成蜜蜂學習力衰退,造成迷航、消失。今年初,為了因應越來越嚴重的荔枝椿象疫情,農委會核准益達胺等類尼古丁藥劑,延伸使用為荔枝椿象的防治藥劑,引發蜂農反彈。

2017年5月,養蜂產業團體和農政單位溝通協調後,防檢局決定兩年內,益達胺、可尼丁、賽速安等三種農藥,不能再拿來噴灑荔枝,等到進行更充分的調查研究後,再決定下一步管理政策。

蜜蜂中毒事件,突顯出的只是台灣農藥長期使用失當的冰山一角。早期台灣的農藥往往是陳列在雜貨店,跟民生物資一起販售,數十年來慢慢發展成專賣農藥、肥料等農業資材的專門店,從雜貨店到農藥行,這樣的空間成為了農民聚會、交換務農心得和用藥資訊的據點。

不完備的制度,造就了農藥使用遲遲無法「醫藥分業」的現況,也讓農藥行在一般消費者眼中,背負了負面形象。在農村的實際情形,農藥行老闆卻是農民不可或缺的諮詢對象。

早在2007年,宜蘭縣政府就開始推行農藥販售登記制度,每位購買農藥的人,每次購買的農藥種類、數量,都要一一登記,以便追蹤管理。農民也會拿到一張銷售記錄,作為備忘。2014年農藥管理法修法之後,全台灣的農藥行都必須進行販售登記,只要條碼一刷,就能在電腦系統中完成登記。

儘管農藥管理制度不斷改進,台灣農地的單位面積農藥使用量,平均每公頃高達17公斤,在全世界名列前茅,比鄰近的日本、韓國都還要高。中興大學植物病理學系教授曾德賜指出,每家農藥行是否都能徹底落實登記制度,才是這些資料能不能真正發揮作用,追蹤農藥流向和用量的關鍵。

曾德賜也指出,目前農藥行經營者所持有的證照,只有「農藥管理」的功能,診斷、開藥的工作,應該要交給專業的「植物醫生」來執行,才能避免部分業者任意指導農民混藥、用錯藥,讓農藥徹底做到「醫藥分業」,才能讓農民精準用藥,進一步達到減量用藥。

植物醫師法目前還在立法階段,台大植物病理與微生物研究所畢業的高佩琳,去年開始在高雄美濃地區服務,她是防檢局培訓的第一位實習植物醫師,特別針對安全性風險較高、容易出現藥物殘留過高的連續性採收作物,進行固定訪視與輔導,至今已經看診過一百多位農民。

有了這位長駐產地的植物醫師,對積極想在田間減量用藥的農戶來說,就能制定更有效的防治策略,減少作物農藥殘留超標的風險。

在農藥單位面積使用量居高不下的台灣,減量用藥,是邁向友善耕作的第一步。從暫停使用對生態有疑慮的藥物,到植物醫師制度的建立,每一步的改變雖然都不容易,許多人仍堅持在這條路上。

集數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