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島的畢業秀|在地媽媽反對污水處理廠帶來的環境衝擊

採訪 柯金源
攝影 陳添寶

一群家住在和平島的媽媽們,參加解說員的訓練課程,她們的畢業秀就是要辦一個解說活動,為了籌備這個活動意外發現和平污水處理廠的興建可能破壞一個古蹟砲台,於是她們開始寫陳情書、辦活動。和平污水廠所在地要挖山填海,經過這群媽媽們的訪查,發現漁民對污水廠的興建也持反對立場,因為填海造成海水混濁,會影響漁獲。污水廠的設置是為了處理環境污染的工程,但是設置的地點與方式恰當嗎?面對民眾的反對聲浪,縣府的做法又是什麼?

基隆位在台灣北部海岸線的中央,向來有「台灣咽喉」之稱,在西太平洋上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加上盛產煤礦,從清朝時代開始,即成為當時西歐列強爭逐的要地。為了防衛需求,基隆沿岸構築了許多砲台,其中與台灣本島隔著一條海溝相望的和平島,原名社寮島,位於基隆市東北端,即基隆的前線,理所當然地肩負起捍衛台灣的重責大任。

不過和平島的砲台區在國民政府來台後,部份已改建為飛彈基地,長期被列為軍事管制區,所以當地人知道和平島有砲台,卻少有人見過遺址的真面目。於是雞籠文史協進會和平島文化產業小組策劃了環境解說活動,擔任解說的主要成員是和平島地區的婦女,為了解決失業的困境,她們參加勞委會為期九個月的職業訓練,希望能以發展和平島的觀光產業,找到一份可以維持生活的工作。為了結合和平島的解說活動,媽媽們以當地特產的海藻研發出海苔水餃,希望能以多元化的思考,開創更多的工作機會。

但是,自2001年開始,和平島污水處理廠以挖山填海的方式整地後,附近海域受到棄土污染的傳聞,就在當地傳播開來,可能連帶影響海藻的採收,讓剛走出失業陰影的媽媽們,未來又蒙上一片烏雲。雖然污水處理是一種保護環境的趨勢,但是興建污水處理廠的過程卻造成環境的污染,以挖山的方式填海造陸,甚至差點毀掉當地珍貴的砲台遺跡,基隆市政府的作為實在很難獲得在地人的支持。

地點
集數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