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公害」相關報導
【島在現場】追蹤塑膠原粒
今年二月底我們陸續在新北萬里、屏東小琉球肚仔坪發現沙灘上散布塑膠原粒,四月份,在台塑六輕麥寮廠北岸出水口,現場也發現許多塑膠原粒(粒徑小於5毫米),散落在岸邊垃圾堆中,利用網子在水中隨機打撈,也可發現塑膠原粒;同時在工業區南岸隔著新虎尾溪的台西沙灘,沿著潮線也能發現塑膠原粒, 顯示塑膠原粒已逸散至海洋中,並擴散至附近沙灘。 塑膠原粒是初步成型的輕質量塑膠材料,可以作為容器瓶罐、醫療器材、運動用品...
【以循環經濟之名】土地悲歌│廢棄亂象一條龍
高雄鳥松地區的一間農地工廠,散出強烈惡臭,空氣中充斥刺激的化學氣味,當地居民無法忍受,緊急通知環保單位來處理。高雄市環保局獲報前來,打開大門,發現是不明化學品儲槽翻倒,經過查驗,發現是丙烯酸乙酯。
底渣的下一站|能不能不要是農地、魚塭?
我們每天製造的垃圾,進入焚化爐後,下一站會去哪裡?道路管溝?填地工程?還是以再利用的名義,填進魚塭、農地?全台灣每年約有650萬噸垃圾,送進焚化廠,焚燒後剩下14%的底渣和5%的飛灰,其中底渣每年約有90萬噸,交由再利用廠做成再生粒料,應用在私人或公共工程。但因為流向追蹤與查核漏洞,導致過去底渣違法棄置案件頻傳。
海角垃園|崩落的濱海垃圾場
1990年代以前,台灣的垃圾都是送到郊區掩埋場,直到現在,全國營運中的掩埋場有106座,已經封閉停用的掩埋場達281座,其中有94座是位在河岸或海濱。這些掩埋場過去常在海岸侵蝕、海水掏刷下,垃圾裸露崩塌,污染海洋,如今,這些海角垃園的狀況如何呢?
日本福島311十年記事|恐懼從來沒有消失
2011年3月11日台灣時間13:46分,日本東北地區發生芮氏規模9.0的強震,重創福島、岩手、宮城等地,並引發高達37.9公尺的海嘯,瞬間就淹沒街道、鄉鎮,畫面讓全球怵目驚心,事後統計罹難和失蹤人數超過2萬4500人。這場強震也造成福島第一核電廠3個反應爐爐心熔毀,福島及部分地區受到輻射汙染,居民被迫撤離,土壤、作物都受到輻射汙染。直到現在,受傷的土地跟人民仍在等待復原...
海塑去哪兒|了解台灣海底垃圾有哪些?
搭乘漁船,從高雄小港漁港出海,航行至高屏溪和東港溪的出海口,環境顧問公司的研究人員,針對水深五米及十米採樣,他們希望了解沉沒在台灣周遭海域的海底垃圾,種類有哪些?
管不住的漁網│海中漂流成生態殺手
海洋保育署統計,2019年清理海底垃圾,有六成是廢棄漁網、漁具,可能導致魚群、鯨豚、海龜纏繞死亡。漁業署已經在8月31日預告「刺網漁業漁具標示措施」草案,有半年宣導期,2021年7月將強制執行。
金門屠龍記|棘手的保麗龍浮具
這裡沒有倚天劍,也沒有屠龍刀,纏綿糾葛的,不是武林恩怨而是垃圾。金門四面環海,因為洋流,來自中國沿海的垃圾,天天被海浪推上岸,每年大約有500噸,其中最棘手的,就是保麗龍。
垃圾 進擊之路|區域合作的焚化爐政策為何失能?
最近幾年,垃圾危機在許多縣市浮現,有的縣市垃圾堆積如山,有的縣市焚化爐卻燒不滿,問題出在哪裡?二十年來,台灣的垃圾政策進步了嗎?面對垃圾危機,解方又在哪?
【島在現場】高雄大林近七年百萬噸爐碴處理終現曙光|2020.3.26
高雄市旗山區大林里的「中鋼轉爐石掩埋農地」爭議,造成農村環境污染威脅,令當地居民人心惶惶。從2013年5月起到現在,已經延宕了6年11個月都沒有解決。終於,高雄市環保局在3月12日,審查通過掩埋業者萬大材料科技公司提出的清理計畫書,預計四月初將開始執行調查與清運工作。 這起全國矚目的轉爐石掩埋農地風波,因此露出一絲曙光。 五個必須負責清理轉爐石等廢棄物的相關人士或單位(黃胤鴒、戴文慶、建發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