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公害」相關報導
【穿梭島嶼20年 污染開發篇】誰?高舉開發大旗的匪|中科四期開發
「我們從日本時代就來這裡住,之後台糖才把地放領給我們,大家都是在台糖做工生活,生活沒有很好。」陳正宗土生土長在彰化縣二林鎮農場巷,跟他的父親一樣,當了一輩子蔗農。 「一開始只有自己一戶,很不習慣!」,陳正宗來到花生田除草,今年已經87歲,「比較沒人可以聊天,想到在這裡住好好的,為什麼要把我們趕走,很煩惱、很困擾就對了!」 一邊除草,斷斷續續的廣播聲響,從陳正宗身後遠遠傳來,「...
【穿梭島嶼20年 污染篇】焦土 台鹼安順廠
1960、1970年代,工業發展,帶動台灣經濟起飛,發展期間,卻伴隨諸多代價。填海造陸,煙囪燃燒,漁業資源與空氣品質,節節敗退。毒埋土壤,地下水跟著污染,人的健康也隨之犧牲。與毒共存,如何能解?工業遺毒史,有沒有終結的一天?
【穿梭島嶼20年 污染篇】無人知曉的未爆彈
1960、1970年代,工業發展,帶動台灣經濟起飛,發展期間,卻伴隨諸多代價。填海造陸,煙囪燃燒,漁業資源與空氣品質,節節敗退。毒埋土壤,地下水跟著污染,人的健康也隨之犧牲。與毒共存,如何能解?工業遺毒史,有沒有終結的一天?
【穿梭島嶼二十年 河流篇】變遷 淡水河
二十年,對一個人來說,是從嬰兒長成青年或從青年步入中年的歲月。對一條河來說,二十年又會有怎樣的經歷?是逐漸死亡或是重獲新生? 二十年來,我們的島紀錄著許多河流的變化,有的從骯髒變清淨,有的從豐沛變乾涸。讓我們和島上的老朋友一起回顧這二十年,那條在你生活周遭既熟悉又陌生的河流。
【穿梭島嶼二十年 河流篇】重生 二仁溪
相較於淡水河,二仁溪的命運更是坎坷… 在蘇水龍記憶中,兒時的二仁溪,是條充滿生命力的河流。60年代高雄港拆船業發達,有商人將美國的電子廢棄物也運過來,找台南灣裡的業者處理,開啟二仁溪的廢五金年代。 當時台南灣裡與附近村莊,幾乎家家戶戶都投入廢五金產業,回收其中的黃金白銀,蘇水龍也曾參與其中。很長一段時間,二仁溪兩岸瀰漫著酸臭煙霧,業者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地燃燒電纜線,酸洗廢水直接排放到河裡。...
空污偵探隊|新北居民自主抓臭
新北市鶯歌區,是聯合國認證的宜居城市,親山面水的環境,吸引許多人來居住。謝小姐四年前來這裡定居,搬來以後卻發現,宜居城市潛藏著她沒有料想到的問題,總是在熟睡當中,被嗆鼻的氣味臭醒,只能緊閉門窗。居民們追查臭氣來源,推測污染源應該是隱藏在山丘另一面的幾家瀝青工廠。 鶯歌早期就是磚窯廠聚集的區域,近十幾年來磚窯廠沒落,取而代之的是塑膠工廠、電鍍廠、瀝青廠、廢棄物處理廠,走在街上,空氣中常常是五味雜陳...
【澎湖漏油補充包】-看不見的油污危機
2018年七月,爆發出中油澎湖湖西油庫長達一年的隱匿漏油事件,估計有六萬三千公升的油滲漏到土壤和地下水 ,再度喚起我們生活中的油品管理問題的重視。這次的事件,澎湖環保局以違反水污法第28條和土污法第41條,裁處中油650萬元罰鍰,而中油內部也祭出懲處,但受傷的環境,未來又需要耗費多少時間與資源來拯救呢? 澎湖湖西油庫16號油槽漏油 大事紀 資料來源:澎湖縣環保局、中油、公視新聞 ...
以身為證:中石化台鹼安順廠受害的居民和土地
數十年來,化學工廠為當地帶來繁華,也默默侵蝕著這片土地。關廠後,廠區內存放了高達五千公斤的五氯酚,更沒有妥善處置,毒物經由雨水沖刷,進到土壤和水中。不知情的居民,長期在這裡捕魚食用,就這樣把累積在魚體中的汞和戴奧辛吃下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