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農業」相關報導
水水八煙|陽明山上砌石水梯田
陽明山上,一個名叫八煙的聚落裡,居民住在祖先蓋的石頭屋。在梯田裡種種作物,年復一年,過著簡單的生活。老人家從沒想過,有一天會成為別人羨慕的對象,從都市來的人說,他們的家是桃花源…
大埔農地受難記|農民泣訴土地徵收是滅農條款!
6月9日,怪手開進稻田,已經抽穗的稻子,眼看就要收成,苗栗縣政府為開發竹南特定區,把周圍150幾公頃的土地納入,規劃住、商、工業等用途,過程中居民一再抗議,內政部營建署都委會還是通過。大埔農民,只能北上總統府、監察院、行政院到處陳情,土地沒了,家園也岌岌可危,農民泣訴,土地徵收制度是滅農條款!
灣寶農民戰役|後龍科技園區趕走西瓜田
炙熱的夏天來臨,屬於西瓜的季節也到來了。是哪裡的西瓜這麼沙、這麼甜,讓人吃了暑意全消?原來這是來自苗栗縣後龍鎮灣寶里的西瓜… 灣寶的農民很自豪,他們說這裡的西瓜,不但品質好,還是有機耕種,連縣長也說讚!但是縣政府卻計畫在這裡開發科技園區,於是火大的農民帶著自己種植的蔬菜水果,展開長期抗戰…
水稻渠成-南埔百年水圳
十年前的北埔「膨風節」(客語“膨風”的意思就是吹牛、誇大不實在),讓北埔一炮而紅,加上客家歌手阿淘哥在慈天宮廟坪走唱的魅力,假日成為遊覽車和人潮聚集所在。
點土成金|從璞玉到台知園區|新竹開發浪潮的農地消逝
最近這幾年,竹北市突然熱鬧繁華了起來,昔日的農田,變成一棟棟的高樓大廈,高鐵站的進駐,加速了農村變遷,取而代之的是新穎的商圈型態。有人喜歡竹北市嶄新的風貌,有人卻感嘆竹北的農地越來越少,在時代變遷下,農地的消逝代表了什麼含意?而我們對於未來生活的環境,又懷抱著什麼樣的期待與盼望?
小農對土地的友善力量
一般民眾是否只能在綠色商店或是主婦聯盟,購買令人安心的食材?這些食材也許來自距離居住地很遠的花蓮、台東甚至世界各地,而且繁複的包裝也是一大問題,如果我們把「食物里程」也當作有機食材的一環,似乎標榜「綠色商品」的食物,都要重新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