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小梨子今年四歲,爸爸媽媽是梨山的果農,當爸媽在果園裡忙東忙西,小梨就在一旁蹦蹦跳跳。這裡每棵果樹年紀都比小梨還大。是什麼秘密,讓小梨家的果園總是綠意盎然,成為小朋友與小動物最喜歡再去玩耍的快樂農場呢?
一顆高山高麗菜、一杯高山茶、一粒高山蘋果,它的真實成本是多少?當高麗菜田與茶園不斷在高海拔地區擴張,國土復育淪為空洞的口號,誰將為高山投機式的農業付出代價?
如果不是路邊抗議的布條,要在一大片台糖甘蔗圍繞下,尋找一個只有一、二十戶小村莊,真的不容易。相思寮這個小村子,因為中科四期,可能消失在台灣地圖上…
農產加工,成為提升農作價值的方式。在台東鹿野高台,一間製作水果冰棒的工廠,收購農民過剩的水果製成冰棒,想要以小小冰棒,幫助台灣農民…
最近盛行的網路遊戲-開心農場,在全島造成一股風潮,因為在這個農場裡,每個人都可以種自己喜歡的作物,也能輕輕鬆鬆地噴灑農藥、使用化肥,甚至還能到朋友的農場裡偷竊收成。不過,真實的農業生產,可就沒那麼簡單,灑藥施肥會破壞環境生態,豐收盛產反而會賠光本錢,政府的政策方向又長期輕農重工,似乎農業發展在台灣,已經毫無前景…
巨災來臨,讓人間悲痛,當重建工程展開,漫長的光陰、深刻人心。九二一地震十年了!新的建設掩蓋舊的傷痕,也許在遺忘悲傷之後,必須探問十年光陰,重建究竟給了什麼意義?
在菱角田裡,水雉踩著優雅的步伐,在菱葉上穿梭。黑翹的尾巴,看起來很像菱角,因此農民又叫他們菱角鳥。過去,水雉是台灣平原常見的留鳥,隨著經濟開發,水田和埤塘變少了,讓水雉的生活空間受限,數量也跟著下降。真理大學的莊孟憲老師,找來慈心基金會合作,希望透過產業合作的方式,保存菱角田,自然也能護佑依賴菱角田生活的生物,年輕農夫阿斌認同他們的理念,加入了保育行列,究竟阿斌會怎麼做?
又到了豐收的季節,但是對新竹石磊部落的社區媽媽來說,卻是頭痛的時刻。因為她們種的菜,賣不出去,放在田裡腐敗,她們心都碎了,家庭寄託的生計,也在遠山之後,無盡哀傷...
您知道嗎?不住在工廠旁或沒有跟工業區相鄰,任何人都還是有可能被污染影響,甚至把污染吃下肚。這是因為,台灣的農地逐漸破碎化,工廠或工業區,就設立在農地旁,而廢水輕易地進入河川,被引入水圳灌溉農田,再加上水路溝渠灌排不分離,所以,現在台灣農業生產的水源,可以說是危機四伏。試想,如果再不解決灌溉水的水質問題,那麼農民的健康,該由誰來保障?而農產品的安全,又有誰來把關?
五月底、六月初是第一期稻作收割的時節,黃色與綠色交錯的稻海,譜成花東縱谷初夏的景色。然而,這彷彿油畫般的美景,卻是一場寂靜的災難。一粒粒青黃色的稻穗,竟然都是沒有米的空殼。農民忍不住問,這是老天爺開的玩笑嗎?
寶島上有一群遊牧民族,哪邊開花了,就往哪裡去...
麵包好吃!但是所有的麵粉來自國外,台灣的麵包,依舊是外國原料加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