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相關報導

活著的力氣

2009-02-23

三十多年來,農村的年輕人一波一波地,離開家鄉到都市打拼,許多田地上,只剩下老農夫孤單的身影,放眼望去,部分農村真的是了無生氣。可是漸漸地,現在有人選擇回鄉,找回失根的土地,也有人始終守著農地,繼續耕種。於是田裡長出了作物、人的心裡冒出了信心,這群農民用他們的青春和夢想,在農村裡,幸福的生活著,接下來這個單元,我們要告訴您,農村不絕望,因為只要活著,就會有力氣。

2008環境事件回顧

2008-12-29

就要告別2008年了,這一年來,除了政權交替,全球不景氣的陰霾,也壟罩全台,然而2008年,在台灣這座島嶼上,又發生哪些環境大事?

2008環境紀錄短片-有機 有鴨 有米樂

2008-12-01

在臺灣各種環境大小事每天都在發生,許多人希望透過媒體的報導,讓社會大眾知道,讓政府重視,進而能夠產生改變,但是環境的議題有時很難吸引媒體的目光,「環境事,自己拍!從拿起攝影機,開始認識自己的家鄉土地!」是公視「我們的島」節目,舉辦第一屆環境紀錄短片徵件的主要用意,希望透過攝影者的雙眼,看見更多的環境故事,也讓更多的人關心這塊土地。

被忽略的滋味

2008-10-27

早餐,有多久沒來上一碗清粥小菜?一日三餐當中,吃到幾回白米飯?日復一日,把食物送進嘴裡,吃什麼,怎麼吃,久了養成習慣,習慣建構文化,當飲食習慣改變,也就動搖了吃的文化。

盤中飧的旅程

2008-10-27

鄉間,老老的三合院依偎著稻田,方便農民就近照顧作物,從稻米、蔬菜到水果,自己種自己吃,這是熟悉的農村印象,是農田與餐桌的最短距離。隨著工商業發展,大量人口聚居都市,農田與餐桌的距離拉開了,糧食展開漫長旅行...

吃飯這堂課|藏在食物背後的隱憂

2008-10-27

這個世界,充滿著一些荒謬的事情,包括黑心食品這件事,食物明明是賴以生存的命脈,但是在利益薰心下,食物可以假冒,可以添加化學物品,令人匪夷所思。當三聚氫胺、銨粉等黑心食品事件爆發後,我們驚慌、撻伐一陣,之後呢?這些都還是人為的添加,但在台灣,有毒食物的出現,已經不是頭一遭,之前的鎘米、綠牡犡都是土壤和水出了問題,環境問題如果不正視,所謂的食品安全,也很難獲得真正的保障。

現代糧食恐慌

2008-10-20

台灣會有糧荒嗎?糧食缺乏造成恐慌的情形,會不會在台灣發生?現代糧食恐慌,從早期糧食缺乏的「沒得吃」,轉變成為食物污染的「不敢吃」,它以雙重面貌現身社會,形成的原因交錯複雜,一些充滿危機的訊息,已經在我們身邊出現,只是我們忽略,不知潛藏的隱憂...

博士生的有機舖

2008-10-20

當糧荒的現代樣貌,以「沒得吃」和「不敢吃」的形式,在全球蔓延,也許除了技術改良和貿易談判的方式之外,必須進一步思考,一個在地取食和自然健康的有機解決之道...於是,在花蓮,一位準博士生,開設了一家現代有機菜舖,用他自己的方式,解決糧荒的危機...

水稻視界--豐收的眼淚

2008-10-13

四十年前,菲律賓被稱為「亞洲典範」,在美國人眼裡,他們是亞洲各國中,高度經濟發展的民主國家,可是四十年後,菲律賓讓人印象深刻的,卻是離鄉背井到各國打工謀生的「菲勞」,不到半世紀,一個國家的變化,竟然如此之大!在菲律賓,農民佔總人口數的五成,耕地也超過全國面積的一半,這個國家的停滯與困境,在在都跟農業發展息息相關,要真正深入菲律賓,非得到農村走一趟。

水稻視界--遠離餓夢

2008-10-13

西元1979年,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在第20屆大會上,訂定從西元1981年開始,每年的十月十六日為「世界糧食日」,希望這一天,全世界都能彼此提醒,為打擊飢餓和貧窮而努力。可是反觀過去一年,有三十幾個國家,因為糧食不足而社會動盪、甚至陷入內戰,有超過十億人口天天餓著肚子上床,更讓人震驚的是,一年來,平均每天有兩萬五千多個,應該快樂成長的孩子,卻死於飢餓和營養不良,生活在台灣的我們,能獨善其身嗎?

水稻視界--熱稻受不了

2008-10-13

稻子住進房子、種在水塘,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全球暖化,讓人類生活的地球,越來越熱。北極熊被淹死、候鳥們改變遷移路線、颱風威力越來越強、集中雨量一再創新高,現在,連人類的主要糧食-稻米,也直接受到影響。像是亞洲地勢偏低的水田,去年因為淹水造成的損失,保守估計就高達10億美元,而南半球的澳洲,連續三年異常的乾旱,也使得稻米產量下降40%。種種現象,讓研究稻米的科學家們,也跟著緊張起來了!我們要如何抗暖、維繫穩定的糧食供應呢?

邁向生態城市系列報導─樂活‧西雅圖

2008-09-29

很多人認為,傳統市集是阿媽們才會去的地方,雜亂擁擠是許多人對傳統市場的印象。但現在在美國,人們嚮往的,正是這種充滿人情味,又買得安心的市集!在西雅圖,新鮮、高品質與環保,已經成為農夫市集的代名詞!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