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相關報導
【農村再造】農村是座美術館|土溝農村美術館的故事
高高的巨農,聳立鄉村之中,宣示土溝農村美術館的精神。一群年輕人來到農村,陪伴居民尋求未來發展。一路至今,未曾遠離,駐村融入社區,他們不只成就農村的美麗風景,也溫暖人生的美好希望…
氣候懸崖上的台灣|極端降雨考驗現有防洪設計
2015年,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首次衝破400ppm,是工業革命前的1.4倍,也極可能是地球八十萬年來最高紀錄。人類成為一股強大新興勢力,用數百億公噸的溫室氣體,為地球加熱。地球發燒了,有些地方緩慢、有些地方劇烈,最明顯的證據,是極地的冰… 過去二十年,格陵蘭的冰每年以2,750億噸的速率消退,海洋變暖所吸收的熱量,占地球氣候系統熱能儲量的90%以上。冰融化了,海溫暖了,暖水帶來不同的魚,...
生命中的土土土|人類生命的命脈
世界上有樣東西,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少不了它。這個東西,不是空氣、不是水,但不管是吃的食物、住的房子、時尚彩妝、還是殺菌用的盤尼西林,都少不了它。這個東西是什麼呢?它叫做:土壤。
智取福壽螺|田間防治新嘗試
造成全台農損上百億的福壽螺,是農民最頑強的頭號敵人,在宜蘭縣員山鄉,一對專長生態研究的夫妻,想出了請君入甕的新方法,希望友善小農面對福壽螺時,能更輕鬆。
【農產加工】野心農二代|提升農產附加價值助產業升級
Andrew在高雄寶來溫泉的山上種植有機金針,現在已經頗有名氣,媒體爭相報導,因為他很有「型」,在美國住了十年,學的是行銷管理,頭上永遠帶著一頂牛仔帽,他是「型農」,這是高雄市政府要推動的新農人形象,但是當然,如果只靠臉蛋、身材和噱頭,「型農」是沒戲唱的。
黑夜裡的綠精靈-諸羅樹蛙
耳畔傳來的蛙鳴,震耳欲聾。這是台灣特有種諸羅樹蛙。根據莊孟憲的這幾年調查,發現台南諸羅樹蛙,自然棲地遭到開發或是農耕行為的改變,數量越來越少,三崁店糖廠是少數諸羅樹蛙蛙況還不錯的地方...
吉哈拉艾的里山時光|阿美族人的有機稻田
青色山巒,圍繞著金黃稻田,陽光灑落在吉哈拉艾的美麗家園。這裡有一群阿美族人,守護著百年水圳,堅持世代農耕,在秘境山谷中,傳承土地價值,豐富聚落的里山時光…
農地上的發電夢|農業與太陽光電的結合
秋風吹起,正是雲林適合種蒜頭的季節。高鐵沿線旁的農田,許多農民忙著整地,準備播種。這樣尋常的景象,在這幾年內,卻悄悄發生變化,他們身旁的農地上,開始長出一座座太陽能發電設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