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相關報導
天然漆之歌|埔里文物館傳承天然漆產業文化
埔里龍南天然漆文物館是全台灣僅存一家,採收到製造一元化的天然漆產業。921大地震後,生漆採收終止,文物館泰半毀損。在全家族投入產業修復一年半後,龍南重振旗鼓,再度出發。除了天然漆文化傳承的理想不變外,龍南更拓展了天然漆的領域,積極投入藝術創作及普及化的目標,而過去長期與學術界的研究,不久後即將展現成果。龍南說,他們並不確定多久之後黎明出現,但是站在數十年的努力與經驗之上,光芒終會到來。
故鄉的顏色|用自然素材開一間染坊
檳榔子、地瓜葉、龍眼、荔枝、相思樹...這些中寮常見植物,竟然成了中寮植物染工作坊六位媽媽的染料。大地給的顏色,讓媽媽們開起染坊,為中寮粧點多采多姿的色彩。她們說地震前,生活是黑白的,每天不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就是孩子與孩子的爸;地震後生活反而是彩色的,因為待在染坊,每次染出來不一樣的顏色,總是充滿了驚奇與喜悅。這六位婦女,最年長的63歲,最年輕的22歲,穿針引線認真的表情,其實充滿克服生活環境與現實壓力的勇氣與堅持。
逆流洄游|山美部落在觀光下的思考
阿里山鄉山美村,一個因為高山鯝魚保育而聞名的山地部落,結合高山鯝魚保育與社區營造發展觀光產業,最近,他們榮獲總統文化獎也更加肯定部落的努力。一般人看到的是山美發展部落觀光的光鮮亮麗,其實山美尚未完全做好迎接部落觀光的準備,在大量的遊客人潮下,所帶來的問題衝擊著部落的生態環境,生活品質和傳統文化...
永平不老街|九二一災後重建
兩年前921地震後,這條中寮鄉昔時最熱鬧的老街,有九成房子倒塌,死傷慘重。有人拿著相機,幾乎拍不下去。當時,一群中原大學的師生來到永平街,決定利用這樣的機會,改造這條老街的風貌。在這兩年的過程中,當地居民學會了如何與專家溝通,有的甚至變成了專家,更重要的是,這條老街整建的過程,也改變了中寮鄉民對地權的觀念。 中寮鄉位於南投縣的中西部,外來團隊習慣將中寮鄉分為北中寮與南中寮,北邊以樟平溪為主要河川...
【白冷圳】上水的希望|921地震後的修復
從台三線省道轉往谷關的路上,可以清楚看到一整片突起的台地緊鄰著大甲溪畔,這就是新社台地,台中縣新社鄉就位在這片台地上,沿著大甲溪,順著中橫公路繼續向東行,約莫過了十幾分鐘,就進入和平鄉的白冷高地,大甲溪在這裡成就了兩則水的故事。一則來自北岸的天輪發電廠,大甲溪沿岸的五座發電廠都由這裡控管,另一則來自南岸的天輪村,白冷圳的傳奇就從這裡開始。
歸途 歸土 龜山島|有待完善的生態觀光
龜山島的開放,標榜是生態旅遊。檢視龜山島開放一年,仍可看見其規畫不週詳的地方。本集前段將記錄原龜山島住民尋根及抬媽祖活動;中段將藉由登401高地,講解龜山島的林相及前人墾荒遺跡。後段則著重在目前一般生態旅遊解說員(導遊)的不專業,或是在解說的過程中太過於民俗化。主辦者(東北角海岸國家風景管理處)有責任,遊客也有責任去瞭解生態旅遊的涵意與意義,遊客若能先試著去瞭解龜山島的歷史文化,則在旅遊時,將對當地的自然景觀有更深切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