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相關報導

布農生活信託

2011-12-05

東部的海岸山脈上,巒山部落附近,有一座耗資千萬的森林博物館,滿山的綠意由高聳入雲的白榕撐起,在這裡,樹會走路、風愛唱歌、動物安居、人們快樂,因為一套保護這片森林的永續機制,正在運轉…

清境奇蹟

2011-07-25

曾經,這裡是蒼鬱森林,現在,卻宛如異鄉。最集中、最華麗的農舍群,高密度的超限利用,共構清境地區的另類奇蹟…

大壩上的思考

2011-07-18

靄靄白雪,鋪滿山頭。樹木用枝枒承接上天的恩賜,在陽光照耀下,慢慢融化成珍貴的水源。 水,切穿山谷,從合歡山開始匯聚塔羅灣溪、萬大溪、丹大溪、清水溪;溪水慢慢從清澈,轉為混濁,成為我們認識的,台灣第一長河,濁水溪。 日據時期,台灣被當成前進南洋的工業基地。要工業,就要有電力。世界各國多半從不需燃料的水力發電開始,日本人挑選水力最豐沛的濁水溪,在上游及其支流建設水庫、用來發電。...

搶救下一滴水

2011-07-18

一包包泥沙被倒進水裡,黑色的水蛇在水底亂竄。一項攸關台北與桃園地區三百萬人未來的計畫,即將展開。石門水庫是否能起死回生?20年之後,我們是否還有清水可用?搶救水庫的行動,正迫在眉睫…

搶救自然野溪|工程怪手不會破壞自然河川生態嗎?

2011-06-20

穿過山林,流過漱石,美麗的野溪,不僅是生物的家園,也是美麗的文學地景,更是社區村落發展生態旅遊的重要區域。但是不斷推動的野溪整治,已經造成嚴重危害,讓野溪成為一條條水泥溝渠,失去原有的美麗容顏...

大嵙崁溪的憂傷

2011-06-13

以往寧靜的石門水庫湖區上,炮竹連連、熱鬧非凡。每年農曆二月初三,這裡都會舉辦媽祖遶境儀式,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然而許多人不知道,原來在這方碧綠湖水下,曾經有村莊和廟宇,而大嵙崁溪的憂傷,就是從石門水庫開始。

樹木天堂?樹木墳場?|因開發被不當移植的案例

2011-05-30

一棵棵老樹被砍掉枝幹,剩下光禿禿的身軀,從土裡被連根挖起,離開住了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的家。政府部門與開發單位說,為了保護老樹,所以要把它們移到一個被稱為「樹木銀行」的地方。樹木銀行是什麼?是樹木重生的中繼站,還是凋零枯萎的墳場?

水田的眼淚

2011-05-23

「搶救水田部落、守護山林、保護生態、顧台灣」水田部落居民站在被濫墾的土地上,喊出心聲。2010年11月,他們抗議業者違法開墾,如今他們再次踏上戰線。一戰再戰,何時能為家鄉,打出一場漂亮的勝戰?

回鄉之後

2011-05-09

回鄉路遠、重建更難,一群不同部落的居民,在回鄉之後,選擇友善環境的重建方式。他們希望發展出新的山居型態,讓部落成為美好的自然空間…

我們來種樹

2011-05-02

機器不停地運轉,董事長賴水和,正在跟員工討論著製作出來的成品,這個工廠是他的畢生心血,而在台中市東勢區的山上,賴董還有另一個親手打造的綠色驕傲…

祕境丹大|布農族傳統領域與狩獵文化

2011-03-28

當老獵人的祝禱歌聲在廣場上響起,意念彷彿穿越時空,他誠心祈求祖靈的庇祐,因為尋根之旅即將展開,他們要重回故鄉,丹大...

【山區開發】開薑闢土:新竹尖石水田部落的水土危機

2011-01-03

「他們為了賺錢,罔顧部落生命,如果來七八百毫米的雨量,我們會跟小林村一樣」站在新開闢的薑田之前,老鄰長邱子茂心情沉重的說。故事發生在新竹縣尖石鄉的水田部落,由於人口老化,就業機會稀少,部分居民把地出租給外地人,來賺取微薄的租金。不少外地人前來種植生薑,開墾區就位在部落正上方,造成水田部落的環境危機。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