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山林」相關報導
和美山的微光希望|郊山步道開發衝擊生態
湖光山色的碧潭風景區,是許多人喜歡前往的景點,但你通常會停留多久?很多人或許划划船走走吊橋然後就離開了,但其實在碧潭吊橋的周圍,有很多自然步道,像和碧潭相依偎的和美山,就有著豐富生態,最近卻因為新店市公所整建步道工程,引起當地生態團體的抗議,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廬山夢|倒在塔羅灣溪的公主小妹與綺麗飯店
水帶財,也帶災。廬山因為溫泉水而商機無限,也因為塔羅灣溪的洪水而危機難料。辛樂克颱風重創廬山,屋倒橋毀,暴露與河爭地的危險。另一端,溫泉北坡的母安山岩體持續滑動,潛藏巨大危機。大自然不斷釋出警訊,政府急著研擬廬山溫泉區遷建,要如何遷? 遷到哪裡?才能延續廬山曾有的榮景,圓一個新的廬山夢?
都市裡的雜木林|到蘊藏無限生機的自然環境學習
「雜木林」,一般人都不會去注意到它,而喜愛大自然的人,假日也往郊區的自然山林跑,很少人會關心住家附近被認為「雜草叢生」、「環境髒亂」的雜木林其實,雜木林裡生態也別有一番趣味,只要大家願意去認識它,雜木林可以是社區裡自然生態學習的最佳場域。
活水溯源-源鄉‧大甲溪
大甲溪全長140公里,是台灣第四大河,也是大台中地區兩百多萬人生存的命脈。有人稱她是母親之河,然而這樣一條河絕不溫馴,自古以來她的凶險與多變,譜寫著先民墾拓的艱辛;而人對河流無止盡的擷取利用,更改寫了她的生命樣貌。本片將帶您溯大甲溪而上,呈現源鄉豐富的生態景觀,同時也探討在水壩等各種水利設施層層截水之下,大甲溪面臨的生態與搶水危機...
3952到0,我的故鄉高屏溪
上了玉山主峰不下十次,開過雙園大橋超過五十次,然而,從源頭到出海口之間的這一段蜿蜒,是我曾經無法想像的遙遠。但在走過世界各地後,發現仍沒踏遍的是自己的故鄉。從3952公尺,到林園的出海口,高屏溪,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有什麼話,要對我們說的?
大河高屏溪‧養不起高屏人?
3月22日,是「世界水資源日」,祈求足夠、衛生、安全的水,是人類共同的願望。台灣年降雨量3千多毫米,是世界平均值的2.6倍。雨量豐沛的台灣,卻時常面臨缺水危機。為什麼水會不夠用?是環境破壞留不住水?還是我們過度浪費入不敷出?想要擁有足夠、衛生、安全的水,必須回頭檢討我們與水相處的態度…